你有多久沒有打開過手機銀行了?
原本只是用于日常查詢賬戶、轉賬匯款的手機銀行,不經意間被賦予了五花八門的功能。頻繁推送的彈窗、重復冗余的信息、看似實用卻人跡罕至的組件,讓手機銀行越來越臃腫。
不過,手機銀行正在悄然發生變化。近期,多家銀行升級手機銀行版本,一改簡單堆疊功能的傳統思路,而是更加注重服務輕量化,以滿足個性化、智能化、多元化的用戶需求。
手機銀行扎堆改版升級
作為銀行最重要的觸客渠道,手機銀行承擔著服務用戶的核心職能。如今,外界對手機銀行的便捷性、安全性要求與日俱增,手機銀行的換代升級也能體現對用戶需求的敏捷響應。
今年以來,手機銀行升級節奏有所加快。易觀千帆用戶體驗分析系統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1月,手機銀行App版本迭代次數共計529次。
11月以來,交通銀行、工商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等先后推出手機銀行新版本,并通過開設直播、粉絲節、抽獎等活動為其“造勢”。
以光大銀行為例,該行于12月14日正式上線光大銀行App10.0,進一步打造財富管理開放生態平臺。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光大銀行App從2011年推出1.0到今天的10.0,已從簡單的線上交易渠道向著平臺化、生態化、數字化方向不斷升級。
業內人士表示,四季度是手機銀行迭代升級的集中時點,這反映出業內競爭引發的“羊群效應”,未來手機銀行的版本更迭或將愈加頻繁。
服務注重輕量化、差異化
智能、簡潔、開放、財富管理、生活服務……這些字眼頻繁出現在手機銀行新版本的介紹中,預示著手機銀行升級換代的內在邏輯已經悄然生變。
經過梳理不難發現,手機銀行的升級換代存在共同特征:一是強調把服務做“輕”,讓用戶體驗更輕簡;二是以財富管理為重心,打造一體化服務;三是客群進一步細分,滿足多元化需求。
“做減法”是手機銀行升級中的一大亮點。例如工行以系統更輕、交互更簡、功能更精、服務更柔為目標,對手機銀行8.0版本進行了輕量化提升,核心高頻交易響應效率提升超過20%;交行個人手機銀行7.0版本基于“輕松一點”的設計理念,旨在用數字化手段為客戶帶來更輕松、便捷的體驗。
“手機銀行正在通過創新和實用的功能來獲客、留客,進一步構建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江蘇蘇寧銀行金融科技高級研究員孫揚表示,如今手機銀行的功能更加聚焦,注重“做減法”,不再追求“大而全”,而是沉下心來開發對用戶有用的特色功能。
手機銀行已不再是簡單的金融工具,背后比拼的則是銀行綜合服務能力。孫揚認為,通過生活場景提升手機銀行的非金融屬性,結合數字化運營,能夠有效提升手機銀行黏性。此外,手機銀行的運營應重視開放互聯,引進合作伙伴,通過科技手段提升用戶體驗。
激活存量用戶活躍度
手機銀行推陳出新的另一層原因,是為進一步激活存量用戶的活躍度。《2022中國數字金融調查報告》顯示,個人手機銀行用戶使用頻率有所下降,43.1%的用戶每周至少使用一次,較2021年下降8.4個百分點。
另一組數據也能說明手機銀行的用戶活躍度有所降低。易觀千帆數據顯示,2022年10月手機銀行服務應用活躍人數5.23億,環比下降3.52%。
在用戶增長趨緩之際,手機銀行在用戶習慣、服務內容和場景方面不斷完善,有望提高手機銀行的下載量、活躍度和交易量等,提升客戶滿意度。
事實上,頭部銀行已經從“砸錢”拉新獲客,轉向發掘核心客戶的潛力。根據工行提供的數據,截至11月,工行手機銀行客戶已突破5億戶,月活躍客戶近1.7億戶,領跑銀行同業;以招行為例,當前核心客戶的有效月活率已穩定在85%以上,且核心客戶兩次訪問App的間隔時間已縮短至5天。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咨詢顧問蘇筱芮表示,未來手機銀行在精細化運營層面有兩個重要思路:一是圍繞銀行常用功能進行增減迭代,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二是聚焦手機銀行用戶體驗,與外部專業第三方機構進行開放合作,助力銀行實現“以客戶為中心”的數字化運營轉型發展。
11:57 | 永輝超市“學習胖東來”自主調改店... |
11:56 | 周黑鴨正式發布煥新品牌 以“少年... |
11:46 | 智享未來 “智家通通”重構家庭智... |
11:46 | 叮咚買菜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9.1%... |
11:45 | 牧原股份:未來持續創新賦能養豬 ... |
11:31 | 全球首個5G-A露天礦落地伊敏百臺無... |
11:28 | 從“底層重構”到“文明融合” 光... |
11:26 | 江西數字經濟“加速跑” 5G-A、萬... |
11:20 | 思源電氣擬以3億元至5億元回購公司... |
11:17 |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焦捷:... |
11:14 | 智能電動豪華再升級 蔚來新ES6和新... |
11:05 | 第三方支付機構遭重罰 電銀信息“...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