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珊
見習記者 方凌晨
券商2022年業績數據相繼出爐,普遍承壓。受訪專家認為,隨著市場逐步回暖,再加上改革措施落地,券商估值將得到修復。
市場波動影響大
券商業績普遍承壓
截至目前,已有至少21家券商以業績快報、業績預告以及未經審計財務報表的形式披露2022年度經營業績。整體來看,無論大型券商還是中小型券商,預計2022年業績普遍承壓,營收和凈利雙雙下滑,證券行業或將打破2018年以來業績連增趨勢。
具體來看,21家券商中,17家券商預計凈利潤同比下降,僅3家券商預計凈利潤實現正增長。
逆勢增長的三家券商分別是方正證券(增5%至15%)、粵開證券(增78.08%)和扭虧為盈的網信證券。粵開證券在2022年經紀業務收入、資管業務收入以及投資收益收縮的情況下實現凈利潤增長,主要得益于投行業務收入的增加以及營業外支出的大幅縮減。而網信證券當年營收僅為0.63億元,卻實現凈利潤29億元,是由于計入了“破產重整收益”這一營業外收入。
相較之下,方正證券的業績預增公告令人眼前一亮。其在預告中表示,2022年,面對復雜的經營環境,公司踐行“新起點、新動能、新高度”的發展主題,實現各項業務穩健發展、主要財務指標穩步提升。
在一眾凈利下滑券商中,有8家券商凈利潤同比下滑超50%,包括國都證券(-56.02%)、申萬宏源(-62.76%至-71.27%)、中航證券(-62.83%)、華鑫證券(-67.18%)、國盛證券(-75.85%)、湘財證券(-79.00%)、英大證券(-79.90%)、東北證券(-85.81%)。
對于預計業績下滑超八成,東北證券在業績預告中表示,受市場波動影響,公司投資業務、投行業務盈利表現不及預期,公司整體業績出現較大幅度下滑。
2023年業績有望復蘇
估值修復成共識
盡管券商2022年業績整體承壓,但隨著市場的回暖,多家券商發布研報表示,目前券商估值已經反映了部分市場的悲觀預期,存在一定修復需求。
國聯證券認為2023年券商行業將整體實現復蘇,隨著A股開年以來的“開門紅”,市場情緒和市場成交額也有了明顯回暖,預計2023年一季度券商板塊業績有望在去年同期低基數下實現較好增長。同時預計2023年上半年我國貨幣政策仍將保持相對寬松,在寬貨幣與寬信用的中間階段,券商股往往有較好表現,全年來看,A股有望處于上行態勢,券商板塊將直接受益,業績有望顯著增長,從而促進估值回升。
國泰君安非銀金融團隊則預計2023年非銀板塊基本面均將有超預期的修復。其中券商板塊基本面的超預期除了資本市場回暖預期外,注冊制改革等因素也是券商板塊基本面改善的重要驅動力。
西南證券首席投資顧問張剛則持較為謹慎的態度,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證券行業具有“靠天吃飯”的特征,業績的好轉仍需依托于證券市場的繁榮發展,而證券市場的融資規模、成交狀況、走勢情況則依托于宏觀經濟的發展狀態。隨著復工復產帶來經濟的整體復蘇,證券行業的業績同比實現增長難度不大。
00:24 | 從“產品出海”到“產業出海” 長... |
00:24 | 麥迪科技:聚焦醫療信息化 打造“... |
00:23 | 國資助力轉型成效顯著 ST目藥將摘... |
00:23 | 國產AI技術加速重構行業格局 快手... |
00:23 | 綠色能源一體化項目全面啟動 大業... |
00:23 | S佳通召開業績說明會 股改事項遭投... |
00:23 | “雙萬兆+AI”雙引擎助推 電信產業... |
00:23 | 三方面協同發力 促“雙萬兆”從試... |
00:23 | 綠茶集團五戰港股終圓夢 餐飲企業... |
00:23 | 上市公司“花式”開展股東回饋活動... |
00:20 | 私募年內平均收益率達2.52% 指數增... |
00:20 | 公募行業火速落實監管要求 首批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