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人身險公司原保費收入20447.83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3.5%,增速由負轉正。其中,以增額終身壽險為代表的產品作出了重要貢獻。
如今,越來越多保險公司推出了增額終身壽險產品,競爭愈發激烈。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噱頭營銷、變相突破定價利率等問題。針對這種情況,監管部門及時出手,產品的銷售和設計正在走向規范。
增額終身壽險受青睞
“增額終身壽險上半年賣得非常好,年化復利3.5%吸引了不少消費者投保。”一位保險代理人表示。
一家中小壽險公司總經理透露:“上半年,公司85%以上的保費收入都來自增額終身壽險。目前,我們已開發增額終身壽險的細分產品,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增額終身壽險是一種保險金額逐年增長的終身壽險,投保人擁有逐年遞增的保險金額和身故保障。同時,該產品還具有長期儲蓄功能,保單的現金價值在保障期間會持續增長。
上述保險代理人所說的3.5%年化復利,實際上并不能代表實際收益率。從該保險代理人推薦的一款每年固定保費2萬元的5年期產品看,只有在繳滿5年后,產品現金價值才會按照3.5%的利率增長,但隨著保障時間延長,現金價值增長速度會減緩。在未繳滿5年之前,產品現金價值要遠低于所繳保費,這意味著如果在繳費期間退保,投保人將面臨虧損。
一家保險公司的精算部負責人表示,保險代理人“年化復利”的表述并不嚴謹,現金價值的增幅受繳費期、定價附加費用和死亡率等因素影響,市面上的增額終身壽險現金價值大多只有在中期才按照3.5%利率增長。
然而,相較部分銀行低于3%的長期存款利率,增額終身壽險所帶來的穩定收益仍具一定吸引力,這也是在低利率市場環境下,該產品銷售情況較好的重要原因。
規范產品銷售和設計
越來越多保險公司推出了增額終身壽險產品,競爭愈發激烈。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噱頭營銷、變相突破定價利率等問題,引發監管的關注。
今年1月,銀保監會通報稱,海保人壽、和泰人壽、橫琴人壽、華貴人壽、信美相互人壽、小康人壽報送的11款增額終身壽險增額利率超過3.5%,易與產品定價利率混淆,存在噱頭營銷風險。
引導保險回歸保障本源,銀保監會人身險部在2月下發《人身保險產品“負面清單”(2022版)》,新增了關于增額終身壽險在產品責任設計方面存在的問題,包括增額終身壽險的保額遞增比例超過定價利率,存在嚴重誤導隱患;增額終身壽險的減保比例設計不合理,加保設計存在變相突破定價利率風險。
實際上,這些問題的成因是保險公司沒有拋棄唯保費規模是圖的粗放經營理念。銀保監會嚴監管、嚴約束,既是避免保險公司長險短做、利差損等風險,也是保護投保人的利益,引導保險業高質量發展。
首都經貿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表示,保險公司不能在產品設計與銷售時利用條款的復雜性誤導消費者,要堅持誠信,要求銷售人員合規銷售。監管部門有必要對增額終身壽險的繳費水平、繳費期限、初始保額和保額增長率之間的關系進行規范。
00:24 | 從“產品出海”到“產業出海” 長... |
00:24 | 麥迪科技:聚焦醫療信息化 打造“... |
00:23 | 國資助力轉型成效顯著 ST目藥將摘... |
00:23 | 國產AI技術加速重構行業格局 快手... |
00:23 | 綠色能源一體化項目全面啟動 大業... |
00:23 | S佳通召開業績說明會 股改事項遭投... |
00:23 | “雙萬兆+AI”雙引擎助推 電信產業... |
00:23 | 三方面協同發力 促“雙萬兆”從試... |
00:23 | 綠茶集團五戰港股終圓夢 餐飲企業... |
00:23 | 上市公司“花式”開展股東回饋活動... |
00:20 | 私募年內平均收益率達2.52% 指數增... |
00:20 | 公募行業火速落實監管要求 首批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