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11月17日,證監會就《衍生品交易監督管理辦法(二次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公開征求意見。《辦法》較第一次征求意見稿進一步優化,加強跨市場和跨境監測監控,嚴厲打擊以衍生品為“通道”規避證券期貨市場監管的行為,限制過度投機等,同時提高規則可執行性。
市場人士認為,衍生品交易相對較為復雜,《辦法》二次征求意見,說明監管部門的審慎、公開和嚴謹。未來,隨著《辦法》的出臺,衍生品市場將邁入統一監管時代,消除監管差異和監管套利,提升市場透明度,促進市場規范健康發展,更好發揮管理風險、配置資源、服務實體經濟“三大”功能。
加強跨市場監管
提高規則可執行性
《辦法》主要對衍生品交易和結算、禁止的交易行為、交易者、衍生品經營機構、衍生品交易場所、衍生品結算機構、衍生品交易報告庫、衍生品行業協會等進行了規范。
今年3月17日,證監會曾就《衍生品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進行公開征求意見。相較于一次征求意見稿,二次征求意見稿有多方面變化。北京中衍律師事務所主任鄭乃全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是語言表述更加規范和嚴謹,與《期貨和衍生品法》進行了充分銜接;二是部分內容在規章層面進行了原則性規定,將具體安排交由衍生品市場基礎設施和衍生品行業協會進行規定,充分體現了原則性和靈活性的制度安排;三是刪除了“標準化程度高的衍生品交易在衍生品交易場所進行”的規定,不對標準化程度高的衍生品入場交易作出強制性要求,給予市場更大的靈活性;四是對衍生品交易場所組織開展衍生品場內交易和衍生品經營機構從事的柜臺交易進行了梳理和調整,監管思路更加清晰明了;五是明確市場主體跨市場交易的信息報送義務,實行有效地跨市場監管;六是新增交易者信息保護的規定,加強保護交易者的個人信息和交易信息;七是不對境外主體在境內交易設置審批要求,強調對境外主體的行為監管,有利于衍生品市場的國際化發展和建設。
對于放松監管的建議,證監會均未采納。對此,證監會表示,是為了加強衍生品市場監管,彌補監管漏洞,防范市場風險。
華泰證券金融首席分析師沈娟表示,整體來看,《辦法》堅持功能監管、統籌監管、嚴防風險等原則,依法限制過度投機行為,明確實行賬戶實名制,加強跨市場監測監控并完善減持、限售規則,同時明確信用類衍生品特別規定,預留制度空間。監管規則的進一步優化,有望促進衍生品市場規范發展。
從我國證券監管部門規則制定出臺經驗來看,二次征求意見較為罕見。鄭乃全表示,實際上,從國際上來看,監管規則多次征求意見并不罕見。此次二次征求意見反映了監管部門在制定規則時變得更加審慎、公開和嚴謹,更愿意傾聽市場的意見和建議。同時通過二次征求意見可以讓更多市場主體了解和認識監管目的,自覺地接受監管和規范,讓今后出臺的規則變得更有公信力和可執行性。
強監管
促市場規范健康發展
目前,證監會負責監管的衍生品市場逐漸形成了證券公司柜臺衍生品市場、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柜臺衍生品市場和證券期貨交易場所衍生品市場三個條線。衍生品市場在滿足市場主體個性化風險管理需求、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截至今年7月末,證券公司場外衍生品業務存續規模為2.31萬億元。其中,場外期權存續規模1.39萬億元,收益互換存續規模9136.33億元。
據中國期貨業協會最新數據,截至今年9月底,77家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備案場外衍生品業務,73家實際開展業務,持倉名義本金規模4486.29億元;其中,場外衍生品業務服務中小微企業或上市公司續存規模1279.99億元。
廣州金控期貨研究中心副總程小勇認為,未來,并非所有金融機構都能開展衍生品交易。《辦法》明確對衍生品經營機構從事衍生品交易業務實施分級分類管理。這對于期貨公司而言,可能僅有三分之一的機構可以獲得“入場門票”,凈資本和分類評級不達標的期貨公司會被排除在外。
制定出臺衍生品交易監管辦法,對于衍生品市場規范健康發展,滿足市場風險管理需求,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鄭乃全表示,《辦法》一方面將為衍生品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法治保障。《期貨和衍生品法》僅對衍生品交易作了基礎性制度的規定,市場急需配套規范切實落實法律規定,《辦法》滿足了這一需要,可以更好促進衍生品市場規范健康發展。另外一方面,也為市場主體,特別是衍生品市場基礎設施以及衍生品經營機構,組織開展及從事衍生品交易活動提供了經營行為的確實性,有利于促進市場主體更好地利用衍生品交易進行風險管理活動,促進我國衍生品市場的繁榮發展。
16:36 | 四川“創投天府·周周見”常態化投... |
16:35 | 2024年度信息通信領域十大科技進展... |
16:33 | 真愛集團成立三十周年:聚焦優勢產... |
16:32 | 肇慶懷集300MW/600MWh電網側獨立儲... |
16:30 | 華為提出“1+5+X”萬智互聯新圖景 ... |
16:25 | 搜狐科技年度論壇邁入第七載 張朝... |
16:18 | 4月份普惠金融-景氣指數穩中有升 ... |
16:16 | 搭建“更懂醫生”的數智化平臺 金... |
16:10 | 天貓618開門紅:首小時43個品牌成... |
16:07 | 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張雨浦:堅定不... |
23:24 | 達實智能聯合創始人呂楓:三力協同... |
19:41 | 深圳上市公司共議中小投資者保護:...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