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期貨市場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隨著越來越多的實體企業參與避險,期貨公司和實體企業形成雙贏局面,期貨業迎來爆發式增長。
中期協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期貨公司共實現凈利潤137.05億元,盈利水平創歷史新高。另據避險聯盟網統計,去年發布衍生品使用信息相關公告的實體行業A股上市公司共有891家,其中878家參與避險。
證券時報記者還從期貨公司處獲悉,不少企業在參與期貨避險中取得較好效果,有效控制原料成本。
期貨業盈利再創新高
137.05億元的總凈利潤刷新中國期貨業年度盈利紀錄,較2020年的86.03億元增長59.3%。
除了凈利潤,期貨業其他主要指標也大多明顯增長。數據顯示,去年全國期貨公司交易額達579.39萬億元,同比增長32.97%。年末客戶權益為11847.34億元,增長43.65%。
南華期貨、瑞達期貨兩家上市期貨公司此前陸續發布2021年度業績預告。其中,南華期貨預告凈利潤為2.43億元,大增157.61%。南華期貨在公告中表示,2021年期貨行業整體呈現較快發展態勢,規模不斷提升,公司堅持既定的發展戰略,充分發揮業務資源整合優勢,大力開發機構客戶和產業客戶,推動公司各項業務規模的穩健增長,使得整體盈利能力較2020年有較大的提升。
瑞達期貨同樣業績大增,公司預告去年凈利潤為4.93億元~5.2億元,同比增長98.12%~108.97%。在業績變動原因說明中,瑞達期貨指出,2021年企業套期保值需求和財富管理配置需求持續增加,全行業客戶保證金權益繼續大幅增長,持續突破歷史新高,期貨行業的社會功能進一步體現;期貨市場成交量、成交額大幅增長,行業利潤同比大幅增加。
“今年期貨公司的經營情況還是挺不錯的,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趨勢比較明確,各類投資者的入市積極性都很高。”有期貨公司人士稱。
A股公司積極參與避險
據避險聯盟網統計,2021年發布衍生品使用信息相關公告的實體行業A股上市公司共891家,旨在避險的有878家,旨在投資的有2家,避險、投資目的兼具的有11家。具有避險目的共有889家,避險是絕大多數上市公司使用衍生品的主要目的。
從去年上市公司避險相關公告的信息來看,在五大類風險中,匯率風險上的避險意愿最大,共有719家上市公司的公告中提及匯率風險對沖;其次是商品價格風險和利率風險。使用四大類避險衍生工具的上市公司數量排名由高到低依次是遠期、期權、互換和期貨。公告中明確提及使用遠期作為對沖工具的最多,為710家,明確提及使用期貨的有317家。
2021年1009家使用衍生品的上市公司中,新加入的有284家,往年曾經使用過衍生品的有725家;新加入公司的平均上市年限約為7年,老公司平均上市年限約為13年。通過最近三年新老公司的對比可看出,使用衍生品的上市公司年輕化趨勢明顯。
2021年避險企業的主力軍是民營企業,1009家使用衍生品的上市公司中,共705家民營企業,占比接近7成。從行業分布看,電子、化工、機械設備、電器設備、醫藥生物等行業的避險企業數量較多。
16:36 | 四川“創投天府·周周見”常態化投... |
16:35 | 2024年度信息通信領域十大科技進展... |
16:33 | 真愛集團成立三十周年:聚焦優勢產... |
16:32 | 肇慶懷集300MW/600MWh電網側獨立儲... |
16:30 | 華為提出“1+5+X”萬智互聯新圖景 ... |
16:25 | 搜狐科技年度論壇邁入第七載 張朝... |
16:18 | 4月份普惠金融-景氣指數穩中有升 ... |
16:16 | 搭建“更懂醫生”的數智化平臺 金... |
16:10 | 天貓618開門紅:首小時43個品牌成... |
16:07 | 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張雨浦:堅定不... |
23:24 | 達實智能聯合創始人呂楓:三力協同... |
19:41 | 深圳上市公司共議中小投資者保護:...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