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妍
近期,市場對于長期限理財產品的認可度逐漸上升,表現為封閉式理財的加權平均期限拉長,規模和占比有所提升。封閉式產品也是今年以來銀行和理財公司產品發行的主力。
冠苕咨詢創始人周毅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到2022年末理財贖回潮影響,封閉式理財產品成當前主力。今年一季度起,理財公司和銀行機構相繼推出了純攤余成本法產品和混合估值法產品,得到了一些風險偏好相對保守的投資者的青睞,及時穩定住了理財規模。
封閉式產品發行量大增
封閉式理財是指有確定到期日,且自產品成立日至終止日期間,投資者不得進行認購或者贖回的理財產品。
普益標準研究員王雨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封閉式理財產品的優點集中于兩個方面:一方面,封閉式理財屬于長期產品,鼓勵投資者采取長期投資思維進行投資;另一方面,封閉式產品具備較好的風險控制能力,封閉期限制了申購和贖回,使得銀行或理財公司可以更好地控制投資組合,減少頻繁申贖對產品運作的影響,從而更好地執行長期投資策略。
當前,市場對于長期限理財產品的認可度逐漸上升,主要表現為封閉式理財的加權平均期限拉長,規模和占比均有所提升。
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2023年半年報數據顯示,封閉式凈值型理財產品加權平均期限由2019年6月份的185天上升到2023年6月份的346天。在規模方面,截至2023年6月末,1年以上期限封閉式產品存續規模在全部封閉式產品中的占比達71.48%,較去年同期增加0.33個百分點。
就產品數量而言,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全市場共新發2764款理財產品。其中,518款為開放式產品,2246款為封閉式產品。封閉式產品在全市場新發理財產品中占比81.26%。
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陽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需求端來看,一方面,存款利率下調背景下,投資者資產配置結構有所調整,部分資金轉移到理財市場;另一方面,封閉式理財產品可以提供相對穩定的回報,更容易受到投資者青睞。從供給端來看,理財公司增加封閉式理財產品供給,有利于降低流動性風險,以更好地對資金進行長期配置,充分發揮投研能力,提升產品的收益水平。在資管新規落地初期,增加封閉式理財產品供給,也是理財公司進行投資者教育,幫助投資者樹立價值投資觀念的重要抓手之一。
另外,在穩健性方面,封閉式產品具有相對較低的凈值波動,整體上表現較為穩定,能夠通過長線投資策略實現跨周期的理財效果;在收益率方面,封閉式產品通常為彌補封閉期的流動性會提供一定的收益率補償,從而具備較高的收益率,封閉期本身也有助于銀行對產品資產配置的調整與投資策略的執行,實現收益率提升。
普益標準監測數據顯示,上周(9月18日至9月24日)全市場共新發了650款理財產品,環比增加22款,其中108款為開放式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3.27%;542款為封閉式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3.45%。
產品期限拉長是趨勢
受訪的業內專家認為,對于投資者而言,長期限產品能夠以時間換收益,通過時間平滑產品波動,收獲更為穩定的投資回報。對金融機構而言,長期限理財產品的穩定表現,有利于贏得投資者信任,為后續持續開展業務打造良好的基礎。
杜陽表示,封閉式理財產品未來發展將呈現三方面特點:一是封閉期限或有所延長。為了吸引更多投資者,封閉式理財可能會增加寬限期類型的產品供給,這樣可以給投資者更多選擇和更靈活的投資方式。二是安全性和透明度逐步提高。封閉式理財產品會加強監管,并提高投資項目的審核和披露標準,增加產品的安全性和透明度。三是通過特定主題的封閉式理財產品,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水平。
“從個人資產配置的角度看,長期限封閉式理財產品將在投資組合規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某銀行理財經理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個人可以將部分資金放在短期理財,靈活應對未來所需和兼顧收益;其余閑置資金可以考慮配置長期限封閉式理財產品,實現資產增值的目標。
11:57 | 永輝超市“學習胖東來”自主調改店... |
11:56 | 周黑鴨正式發布煥新品牌 以“少年... |
11:46 | 智享未來 “智家通通”重構家庭智... |
11:46 | 叮咚買菜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9.1%... |
11:45 | 牧原股份:未來持續創新賦能養豬 ... |
11:31 | 全球首個5G-A露天礦落地伊敏百臺無... |
11:28 | 從“底層重構”到“文明融合” 光... |
11:26 | 江西數字經濟“加速跑” 5G-A、萬... |
11:20 | 思源電氣擬以3億元至5億元回購公司... |
11:17 |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焦捷:... |
11:14 | 智能電動豪華再升級 蔚來新ES6和新... |
11:05 | 第三方支付機構遭重罰 電銀信息“...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