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支付行業的互聯互通進入加速期,近日,支付寶、微信支付紛紛公布了最新的互聯互通進展。
12月2日,支付寶方面表示,已與中國銀聯在全國范圍實現收款碼掃碼互認。而此前的11月29日,微信方面則發布《關于〈微信外部鏈接內容管理規范〉的更新聲明》,公布在監管部門指導下進一步的互聯互通方案。
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支付寶互聯互通能這么快的大范圍落地,完成收款碼互認,迅速覆蓋線下超級場景有些出乎意料。“目前來看,相較于原定計劃提前了整整四個月,可見其提速程度。”
支付寶:已與28家銀行實現線下掃碼互認
根據支付寶官方公眾號披露,目前支付寶與中國銀聯在全國范圍實現收款碼掃碼互認;此外,支付寶已經與28家銀行機構也實現線下掃碼互認。
據透露,支付寶與中國銀聯在2020年開始基于條碼互聯互通業務展開密切溝通和探索,并陸續在北京、天津、廣州、深圳、成都、重慶、西安等多個城市實現收款碼掃碼互認。目前,支付寶與中國銀聯在全國范圍實現收款碼掃碼互認。
同時,支付寶與中國銀聯推動完成了工行、建行、中行、交行、招行、中信、廣發銀行、MiPay等28家銀行和機構的開放合作,用戶可以通過各銀行、云閃付及其他機構的APP掃描支付寶收款碼實現支付。
值得關注的是,這是支付寶近期第二次公布與中國銀聯互聯互通的工作進展。此前在10月初,支付寶對外透露,已逐步向銀聯云閃付開放線上支付場景,第一步開放的交易場景是淘寶平臺,目前,85%的淘寶商戶可支持消費者使用云閃付完成支付。在剛剛過去的天貓“雙11”,中國銀聯云閃付也首次參與其中。
需指出的是,此前支付寶在10月初公布與銀聯互聯互通進展時,曾透露計劃與中國銀聯在2020年開始基于條碼互聯互通業務展開密切溝通和探索,并在2020年底完成試點驗證后逐步推廣。當時,支付寶方面表示,計劃明年3月份覆蓋全國所有城市。目前來看,相較于原定計劃提前了。
王蓬博進一步分析指出,支付寶此次互聯互通舉措并不會讓支付收單市場面臨洗牌,現在討論還為時過早。線下掃碼的用戶習慣和心智已經養成,市場早已證明后續光靠補貼短期有效長期不明顯。
微信:外部鏈接可在更多場景打開
另外,需指出的是,支付寶并非唯一宣布開放的支付巨頭。9月30日,微信方面披露支付互聯互通進展。據悉,微信支付與銀聯云閃付APP正式實現線下條碼的互認互掃,用戶可于全國省會城市通過云閃付APP掃描微信收款碼完成支付。更早以前,財付通也與銀聯共同推進與建行、中行、交行、平安、中信等多家銀行的合作,實現了手機銀行APP掃描微信收款碼的支付功能。
此外,微信11月29日也更新了互聯互通的最新進展,發布《關于〈微信外部鏈接內容管理規范〉的更新聲明》,公布在監管部門指導下進一步的互聯互通方案,點對點聊天場景中將可直接訪問外部鏈接,并將在群聊場景試行開放電商類外部鏈接直接訪問功能。
具體來看,據《聲明》內容,該階段調整主要為三點:在點對點聊天場景中將可直接訪問外部鏈接;將在群聊場景下試行開放電商類外部鏈接直接訪問功能;后續計劃開發自主選擇模式,為用戶提供外鏈管理功能。
這一聲明為微信在“互聯互通”背景下對外鏈規范的進一步升級。9月17日,微信曾發布《關于〈微信外部鏈接內容管理規范〉調整的聲明》,開放了一對一聊天場景中訪問外部鏈接。同時為用戶提供自主選擇功能,設立外鏈投訴入口。
此外,微信早前也宣布與云閃付實現服務互通。當前,云閃付可支持Q幣、騰訊視頻等場景的充值服務,微信小程序也將逐步支持云閃付支付,首批上線的小程序場景包括微信讀書、騰訊視頻、貓眼、京東等。
對于未來,支付寶與微信均表示,還將持續探索開放更多場景。
王蓬博認為,“雙方從線上的互聯互通拓展到了線下場景,可以說是一次互聯互通上的飛躍性嘗試,利好云閃付和相關銀行,節約了市場營銷和推廣資源。”
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支付寶及微信近期互聯互通的動作是今年以來支付巨頭之間開展互通進程的一個縮影,也是互通工作不斷邁進的一個重要表現,能夠減緩支付巨頭的壟斷地位,提升支付功能效率,同時也有利于金融消費者的自由選擇。預計未來,隨著互聯互通的逐漸推進,不同場景和渠道之間的壁壘被逐漸打破。
(編輯 上官夢露)
00:24 | 從“產品出海”到“產業出海” 長... |
00:24 | 麥迪科技:聚焦醫療信息化 打造“... |
00:23 | 國資助力轉型成效顯著 ST目藥將摘... |
00:23 | 國產AI技術加速重構行業格局 快手... |
00:23 | 綠色能源一體化項目全面啟動 大業... |
00:23 | S佳通召開業績說明會 股改事項遭投... |
00:23 | “雙萬兆+AI”雙引擎助推 電信產業... |
00:23 | 三方面協同發力 促“雙萬兆”從試... |
00:23 | 綠茶集團五戰港股終圓夢 餐飲企業... |
00:23 | 上市公司“花式”開展股東回饋活動... |
00:20 | 私募年內平均收益率達2.52% 指數增... |
00:20 | 公募行業火速落實監管要求 首批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