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歆
隨著終場哨響,世界杯“統治”資訊圈的情景也將暫告一段落。將視線轉回A股市場,弄清楚“白菜價”銀行股幕后的資金動向,顯然也十分有必要。
據《證券日報》記者獨家統計,今年上半年,上市銀行“霸屏”滬股通成交活躍股,共計17次上榜滬股通和深股通月度“十大成交活躍股”;25次上榜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躍股”,合計42次上榜兩地交易的“前十大”。
同時,兩融市場方面,融資客則選擇快速離開銀行股,二季度以來(截至上周五),銀行股融資余額快速下降了56.9億元;而今年一季度尤其是1月份,銀行股兩融余額快速上升,彼時銀行股也曾階段性上演“大象起舞”。
十大活躍股42次花落銀行
在港交所披露的互聯互通市場(包含滬港通和深港通)每月成交數據中,銀行股是無疑最為亮眼的標的股,其交投的活躍度遠遠高于其他行業。而且,這一特點在滬港通中的表現尤為明顯(注:銀行板塊標的股主要集中于上海證券交易所)。
據《證券日報》記者獨家統計,銀行股今年上半年共計17次上榜滬股通和深股通月度“十大成交活躍股”;25次上榜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躍股”,合計42次上榜兩地交易的“前十大”。在滬港通方面,銀行股的月度數據上榜率更是達到了三成,幾乎為“三分天下有其一”。
具體而言,國有大行和招商銀行是滬股通“前十大”的常客;平安銀行每月必上榜深股通“前十大”;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也常常上榜港股通(滬)的“前十大”。
此外,大智慧信息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共出現在了37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中,銀行標的股中有4只入選,分別是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中信銀行和平安銀行。
其中,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更是坐到了平安銀行A股第三大股東的位置,持股量為4億股,僅次于中國平安及其關聯公司。中國銀行也在財報中披露,“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是以名義持有人身份,受他人指定并代表他人持有股票的機構,其中包括香港及海外投資者持有的滬股通股票”。
“由于上市銀行股本數量比較大,滬港通和深港通資金能夠入圍股東榜單‘前十大’的情況自然屬于少數。但是,最關鍵的是它帶來的投資理念的轉變,從目前銀行股等大盤藍籌的市場表現來看,港股投資者的操作手法恐怕也不是對于過往投資習慣的簡單復制,而是對兩地投資者的操作手法進行了‘化學反應’”,市場人士指出。
該人士同時表示,“從港股市場顯示出來的交易特點來看,中小銀行獲得的認可度往往偏低,因為現在港股市場并不缺乏掛牌上市的地方銀行,因此滬股通和深股通資金并沒有在銀行股中多點開花,而是甄選了大中型銀行作為主要的交易對象。”
融資客拋棄銀行股
雖然今年年初,融資客攜杠桿資金快速布局銀行股,但是二季度以來,絕大多數銀行股已經被融資客拋棄,融資客降杠桿意圖明顯。
同花順數據顯示,二季度以來,22家標的銀行中,僅建設銀行和北京銀行的區間融資額顯示為凈買入,但分別僅為2348萬元和1488萬元,其余20家公司均為區間凈償還,22家銀行合計凈償還56.9億元。
具體來看,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和交通銀行的區間凈償還額度最高,分別為21.87億元、9.41億元、6.06億元。
“雖然銀行股在兩融市場仍處于‘逆風狀態’,不過還算平穩”,上述市場人士指出。此外,融資業務投資者的減倉不一定是完全不看好銀行股,畢竟其資金成本遠高于普通投資者,融資的利率目前一般接近6%至7%,也就是說,融資買入銀行股的區間漲幅如果低于7%,投資者都很難賺到錢,而銀行股在目前的市況下適合防守但很難在短期實現飆升,融資買入資金大多又是不超過半年期限的中短線資金,堅守等待銀行股估值修復的成本會很高。
與融資客對于銀行股有所保留的態度類似,大宗交易市場對于銀行股也十分謹慎。今年以來,雖然交投依舊活躍,但是機構席位卻甚少作為買家露面。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針對上市銀行的大宗交易達99次,涉及21家銀行,成交金額共計36.73億元。具體來看,工商銀行交易次數為15次;其次為民生銀行,共計12次,常熟銀行排名第三位,為11次。
從交易席位來看,機構席位僅2次作為買家上榜大宗交易,交易對象分別指向興業銀行和平安銀行;卻14次作為賣家上榜,交易對象包括平安銀行、北京銀行和中國銀行。
17:35 | 2025年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暨國際... |
17:35 | 寧德時代新一代重卡生態發布 擬在... |
17:34 | 更大力度“引長錢” 上交所舉辦商... |
16:36 | 四川“創投天府·周周見”常態化投... |
16:35 | 2024年度信息通信領域十大科技進展... |
16:33 | 真愛集團成立三十周年:聚焦優勢產... |
16:32 | 肇慶懷集300MW/600MWh電網側獨立儲... |
16:30 | 華為提出“1+5+X”萬智互聯新圖景 ... |
16:25 | 搜狐科技年度論壇邁入第七載 張朝... |
16:18 | 4月份普惠金融-景氣指數穩中有升 ... |
16:16 | 搭建“更懂醫生”的數智化平臺 金... |
16:10 | 天貓618開門紅:首小時43個品牌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