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向炎濤
9月23日,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發布新一代超融合UIS8.0,實現了核心技術、業務連續性、智算能力、云邊融合以及解決方案五大能力升級,讓新一代超融合實現了全維進化和革新,助力百行百業加速數字化轉型進程。
此前,市場研究機構IDC發布了《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服務器市場跟蹤報告Prelim》,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服務器整體市場份額增至18.6%,蟬聯中國市場第二。其中,新華三刀片服務器以55.3%的市場份額連續多個季度蟬聯第一。
事實上,在中國ICT產業領域,紫光股份是一個繞不開的存在。
數字經濟時代,紫光股份憑借“芯-云-網-邊-端”全棧數字化基礎設施能力,已經成為數字產業化的領軍者和產業數字化的賦能者,是全國能夠提供全棧式、端到端數字化解決方案的兩家企業之一。
近日,紫光股份董事長兼新華三集團首席執行官于英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紫光股份未來的戰略走向日漸清晰。
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談及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難點,于英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數字化轉型需要面向業務邏輯的頂層設計,同時要充分考慮如何進行“流程重塑”,需要完整、系統化的數字技術和解決方案作為支撐。以往,數字化轉型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上了很多信息化設備和系統,但數據沒有真正打通,形成了很多“孤島”。此外,很多企業也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對數據進行清洗、分析和利用,進而無法充分發揮數據價值。
在這樣的背景下,紫光股份這樣的專業化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就顯得尤為重要。
于英濤介紹,紫光股份有著全面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能力,是業內少有的能提供覆蓋“芯-云-網-邊-端”全棧產品和全場景數字化解決方案的頭部企業,也擁有從研發到制造的全產業鏈布局。同時,紫光股份充分發揮在核心技術攻關上的生態輻射優勢,集聚了產業鏈上下游530余家企業協同發展,在保鏈、穩鏈的同時,加快帶動上下游“企業群”開展技術攻關、打造更多的硬核科技。
這些能力的背后,是紫光股份在關鍵核心技術創新上的高比例投入和高質量產出。紫光股份始終將創新做為立身之本,旗下新華三保持將年銷售額的10%-15%作為研發投入,深挖業務發展的“護城河”,打造未來的市場核心競爭力。目前,紫光股份專利申請總量已超過13000件,其中90%以上是發明專利。
紫光股份積極順應市場發展趨勢,大力發展云與智能業務。
2020年,紫光集團整合旗下“云網”業務的資源,打造紫光云與智能事業群,成功實現紫光云在“技術、品牌、市場、服務”四個方面的統一。2021年9月份,紫光云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光云”)宣布完成6億元人民幣融資。
在業內看來,由中移資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移資本”)參與的本次融資,將有助于滿足紫光云在云計算和云服務相關領域的技術研發、市場拓展、節點建設等資金需求,助力擴大業務規模,提升運營實力。
“紫光云跟其他互聯網企業的云、運營商的云相比是有區別的,互聯網公司的云是自身技術的溢出,運營商的云是自身資源的溢出。”于英濤說,紫光股份的云戰略非常清晰,“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不為”,是不跟互聯網公司以及運營商去比規模;“有所為”,是聚焦自己的主賽道和優勢,把長板做長。紫光云的優勢在于能夠為政府和百行百業客戶提供貼身的定制化、差異化服務,讓他們能夠不分場景、不分時間迅速上云,助力業務快速、高效發展。
完成“芯-云-網-邊-端”全產業鏈布局
根據《“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到2025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將達到10%。“我感受到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對數字經濟的高度重視。”于英濤說,紫光股份作為行業龍頭企業,在服務國家戰略當中應該承擔主力軍的角色。以“東數西算”工程為例,紫光股份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建立了中央實驗室,把公司原本分布在北京、上海、成都、重慶、廣州、鄭州、合肥等城市的數據中心和重大實驗室中的60%搬到了呼和浩特。圍繞零碳城市、零碳園區,紫光股份用數字化技術參與到減碳、零碳建設。目前紫光股份智能工廠和全國九大園區已經實現了低碳,希望在2030年全部變成零碳園區,同時將這些方案輸出以賦能百行百業。
伴隨著技術的成熟和產業鏈的發展,整個數字產業的同質化競爭越來越嚴重。而隨著數字化轉型的持續深化,具備全棧能力的服務商日益成為行業數字化變革的優先選擇。
如今,紫光股份已經完成“芯-云-網-邊-端”全產業鏈布局,具備全棧數字化基礎設施能力,并持續推動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助力數字產業化發展。同時,依托整體數字化能力賦能工業、服務業、農業等百行百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助力政府更好實現數字治理。
展望未來,于英濤表示,紫光股份將緊跟國家關于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和數字生態的重大部署,積極參與“雙碳”戰略、“東數西算”與“數字中國”建設。同時,將聚焦ICT基礎、關鍵技術和數字化應用場景,持續推動“云智原生”技術戰略的深化,不斷擴大“芯-云-網-邊-端”產業鏈的布局,加快向場景化的應用轉型,持續穩固“核心競爭力突出、盈利能力穩健”的行業領軍企業地位。
11:57 | 永輝超市“學習胖東來”自主調改店... |
11:56 | 周黑鴨正式發布煥新品牌 以“少年... |
11:46 | 智享未來 “智家通通”重構家庭智... |
11:46 | 叮咚買菜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9.1%... |
11:45 | 牧原股份:未來持續創新賦能養豬 ... |
11:31 | 全球首個5G-A露天礦落地伊敏百臺無... |
11:28 | 從“底層重構”到“文明融合” 光... |
11:26 | 江西數字經濟“加速跑” 5G-A、萬... |
11:20 | 思源電氣擬以3億元至5億元回購公司... |
11:17 |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焦捷:... |
11:14 | 智能電動豪華再升級 蔚來新ES6和新... |
11:05 | 第三方支付機構遭重罰 電銀信息“...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