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記者從一位基金公司高管處了解到,今年的市場環境不會影響大型基金公司發行新基金的節奏,但對中小型基金而言十分艱難
■本報見習記者 王明山
“爆款基金”成為今年前5個月市場上屢次出現的熱詞:睿遠旗下首只公募產品賣出710億元,史博、丘棟榮等明星基金經理掌舵的新產品也均有幾十億元的首募規模,首批科創板基金合計募集超1000億元再次引燃市場……
投資者對其他公募產品的認購熱情是否也是如此?答案卻是否定的。《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排除這些“自帶光環”的明星產品外,投資者對其他基金產品的認購熱情并不高,今年以來截至5月20日,已經有66只基金先后選擇了延長募集,另有6只基金先后募集失敗。
《證券日報》記者從一位基金公司高管處了解到,今年的市場環境,不會干擾大型基金公司發行新基金的節奏,但對中小型基金而言十分艱難,很多基金公司發行的新產品都是剛剛達到2億元的認購門檻,部分暫時找不到足夠資金的基金產品,也只能無奈選擇延長募集。
年內66只基金延長募集
其中有30只權益基金
昨日,3家基金公司一同發布了旗下基金產品延長募集期的公告:凱石浩品質經營混合、關于平安高等級債和海添順定期開放混合本將在近期(5月20日和5月21日)結束募集,經基金管理人與相應基金托管人以及相關銷售機構協商協商,3只基金的募集期均有所延長,兩只均延長一周,另一只則延長至6月18日。
上述3只基金也并非個例,今年以來基金產品延長募集期的現象已經屢見不鮮。今年以來截至5月20日,已經有66只基金產品先后發布公告延長募集期,而在去年同期,選擇延長募集期的基金產品僅有48只。
不僅如此,今年以來還出現了單只基金產品三度延長募集期的情況,最終的募集規模也僅為2.02億元,剛剛達到最低成立規模2億元的及格線。
在選擇延長募集期的66只基金中,債券型基金有19只,占比不足三成;而權益型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靈活配置型基金)共有30只,占比近半數。可以明顯看到,與去年債市牛市行情相比,今年債券基金的收益率已大不如前,A股二級市場在大幅反彈后又迎來短期調整,而投資者在震蕩行情下的投資一向比較謹慎。
公募基金市場上的債券基金有個明顯的特點——機構投資者占比較高,部分基金公司旗下的債基也儼然成為機構的定制產品。今年多達19只債券基金延長募集,著實有些令人意外。對此,《證券日報》記者從一家基金公司處獲悉,此前有談好的機構資金,在基金審批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不得已只能再尋找合適的機構資金。
新發市場降溫
6只基金先后募集失敗
今年新發市場驟然降溫,投資者對新基金的認購情緒十分低落,體量不同的基金公司之間出現比較大的分化:老牌公募基金和銀行系公募基金,具備品牌和渠道的積累,在發行基金上不會有過多的壓力;中小型基金公司則相對尷尬,認購資金不足2億元時不得已選擇延長募集期,甚至難免募集失敗。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截至5月20日,已經先后有6只基金募集失敗,發布了原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6只基金分別是:中融智選質量股票C、先鋒安盈純債C、申萬菱信安泰聚利純債債券C、匯添富中國戰略新興產業ETF、創金合信匯利純債三年定開債和格林伯盛混合A。
6只基金的發行合同中,都按規定提到了基金備案的條件:自基金份額發售之日起3個月內,在基金募集份額總額不少于2億份,基金募集金額不少于2億元人民幣,并且基金份額持有人的人數不少于200人的條件下,基金募集達到基金備案條件,向中國證監會提交驗資報告并得到確認之日起,基金備案手續辦理完畢,相應的基金合同才能生效。
實際上,對于基金公司的新發產品而言,要達到“基金份額持有人的人數不少于200人”的條件并非難事,難的是在有限募集期內籌集超過2億元的資金。從以往基金清盤的案例中也能夠看到,絕大多數基金清盤的原因都不是因為長時間內基金份額持有人的人數不足200人,而是基金凈資產長期低于5000萬元。
也有分析人士此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頻現爆款基金實則是一件好事情,說明投資者在選擇基金產品時開始更多地關注背后的基金經理,以及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歷史業績等。而當前這些規模較低的基金產品,一旦業績排名落后,給持有人帶來較多的虧損,最終也難逃被清盤的命運。
(策劃 王明山)
23:27 | 新能源車企宜從三維度構建技術護城... |
23:27 | 雷沃智慧農業智能拖拉機制造基地正... |
23:27 | “產學研”融合發展 推動廣東商業... |
20:46 | 5月19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光... |
20:15 | 遠大醫藥核藥基地獲頒甲級《輻射安... |
19:38 | 上峰水泥成為中證投服中心推薦獨立... |
19:38 | 貴州茅臺股東大會召開在即 股東熱... |
19:37 | *ST松發重組上市獲批 民營造船第... |
18:57 | 海富通基金成鈞:靈活運用指數基金... |
18:56 | 南方基金指數投資部基金經理李佳亮... |
18:55 | 政企協同 共繪縣域發展新圖景 河... |
18:55 |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清華...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