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曉玉
1月3日,特斯拉發布2022年全球生產及交付報告。特斯拉2022年特斯拉全球總交付量131萬輛,相比2021年增長40%;生產137萬輛,同比增長約47%,這是特斯拉全球產量和交付量首度突破百萬輛。其中,第四季度生產了43.97萬輛,交付40.53萬輛,創下新的交付紀錄。其中,Model 3和Model Y兩款熱銷車型,2022全年生產129.84萬輛,共計交付124.71萬輛,依舊是特斯拉突破銷量的主力車型。
添翼數字經濟智庫高級研究員吳婉瑩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特斯拉在2022年實現了創紀錄的交付量,一方面表明其在車輛性能提升、生產效率提高、成本及售價壓縮、充電等配套服務完善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效;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當前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不斷提高,對后續市場需求的穩定性是利好信號,但也要密切關注下一步相關政策影響。”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顯示,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2022年前11月累計交付量已達到65萬輛,遠超2021年全年交付的48.41萬輛。
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研究顯示,2022年三季度,特斯拉全球銷量為34.4萬輛,純電動車市占率為16%,穩居暢銷榜榜首。比亞迪則以25.9萬輛的純電動汽車銷量數據位居第二。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在行業內特斯拉銷量表現十分亮眼,但與去年的銷售目標相比,公司仍未完成預期的銷量。去年10月,特斯拉首席財務官ZachKirkhorn表示,預計全年交付量略低于之前預計增長50%的目標,2021年全年特斯拉交付了93.6萬輛,按照這個目標2022年至少要交付超過140萬輛方可完成。
事實上,2022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尤其是下半年,隨疫情以及供應鏈擾動,整個汽車行業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2022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的交付量比生產量少了大約2.2萬輛,而第四季度,這一差額被拉大到5萬輛以上。
對此,特斯拉方面表示,繼續向“針對不同區域市場更加均衡的批量生產”過渡,使得本季度末處于運輸途中的車輛進一步增加。
對于特斯拉的銷量表現,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談道:“特斯拉的優勢來源于它的品牌知名度,是一個國際化的車企,而劣勢在于公司技術創新太慢,其打法還是在靠爆款車來營銷,這種營銷方式接下來可能慢慢地被中國消費者拋棄,畢竟消費者還是希望擁有最新技術的車型,但這塊特斯拉不能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雖然中國是特斯拉在全球的主要市場之一,但它的主要研發還是在美國,在中國只是個生產基地,這實際上也是國際車企的一個劣勢,沒辦法快速響應中國本土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特斯拉外,近日國內多家新能源汽車廠商也紛紛公布了2022年成績單。其中比亞迪2022年全年交付186.35萬輛,同比增長208.64%;哪吒汽車2022年全年交付15.21萬輛,同比增長118%;理想汽車2022年全年交付13.32萬輛,同比增長47.2%;蔚來汽車2022年全年交付12.25萬輛,同比增長34%;小鵬汽車2022年全年交付12.08萬輛,同比增長23%;零跑汽車全年交付11.12萬輛,同比增長154%。
張翔表示:“去年特斯拉的增長率40%,但根據中汽協數據,2022年1-1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均增長1倍,總體來說特斯拉的增長率低于中國電動車行業,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中國本土的新能源車企開始發力。”
“特斯拉近兩年并沒有新車型推出,主要靠model 3和model Y‘打天下’,它的創新還是在推一些概念車型,比如卡車、跑車、皮卡,但是都還沒有開始量產,現在看得見的特斯拉主要在推它的自動駕駛技術、超級充電網絡,增加直營店的數量等。而國內的新能源車企像比亞迪、廣汽、蔚小理,則是在不斷地推出新車型,我們可以看得到國內的本土企業創新能力是比特斯拉要強的,這也是為什么特斯拉的銷量表現落后于行業平均水平,還被比亞迪超越了的原因。”張翔進一步說道。
(編輯 袁元)
11:57 | 永輝超市“學習胖東來”自主調改店... |
11:56 | 周黑鴨正式發布煥新品牌 以“少年... |
11:46 | 智享未來 “智家通通”重構家庭智... |
11:46 | 叮咚買菜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9.1%... |
11:45 | 牧原股份:未來持續創新賦能養豬 ... |
11:31 | 全球首個5G-A露天礦落地伊敏百臺無... |
11:28 | 從“底層重構”到“文明融合” 光... |
11:26 | 江西數字經濟“加速跑” 5G-A、萬... |
11:20 | 思源電氣擬以3億元至5億元回購公司... |
11:17 |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焦捷:... |
11:14 | 智能電動豪華再升級 蔚來新ES6和新... |
11:05 | 第三方支付機構遭重罰 電銀信息“...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