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坐擁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產銷量均已接近全球三分之一。2018年至2020年因補貼及疫情等外部因素,導致中國汽車總銷量有所下滑,2021年以來雖受汽車芯片短缺等因素擾動,但汽車產銷同比仍有明顯增長。
智能汽車市場滲透率達到30%
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十分亮眼,總體銷量較往年呈上升態勢,這也是一貫推行新能源政策的結果。業內普遍認為,伴隨疫情影響有望逐步消除,同時疊加汽車行業新四化拉動下新能源汽車持續放量,汽車行業已重回景氣上行通道,未來外部擾動因素改善下產銷量有望提振。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21年中國汽車總銷量為2610萬輛,同比增長3.1%。其中,乘用車銷量為2130萬輛,同比增長5.6%;商用車銷量為480萬輛,同比下降6.4%;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40萬輛,同比增長1.5倍,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為500萬輛,同比增長47%。
同時,智能汽車銷量占比整體也呈現上升趨勢,目前統計口徑中智能汽車必須配備有L2級以上輔助駕駛能力,并同時具備車聯網、OTA升級功能。據民生證券測算,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滲透率已基本維持在30%以上,燃油車雖有波動,但整體仍維持上升走勢。
圖:智能網聯新能源車占比整體維持30%以上水平
資料來源:民生證券
自2021年1月至今,北京、上海、重慶等直轄市及廣州、無錫、長沙、武漢等主要城市紛紛在政策指引下設立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引領汽車智能網聯的發展與落地。伴隨示范區的陸續設立,汽車智能網聯已邁出關鍵一步,政策指引與示范區實踐結合下汽車智能網聯進程有望加速推進。
觀察:沒有數據安全就沒有智能汽車
隨著智能汽車的市場滲透率提高,以其為基礎的車聯網、智能駕駛技術應用漸次展開,政策重心也轉向推進交通產業的智能化、網聯化落地,加強網聯基礎設施建設。
由于智能汽車對數據信息的需求量巨大,為了加強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保護,2021年5月12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汽車數據安全管理若干規定(征求意見稿)》,該規定在明確適用范圍、處理原則的基礎上,對運營者信息和數據處理規則、境內存儲規則、數據出境規則以及監督報告要求等進行了細化規定。
1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實施,這是國內首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專門法律,該法明確不得過度收集個人信息、“大數據殺熟”,對人臉信息等敏感個人信息的處理做出規制,完善個人信息保護投訴、舉報工作機制。
隨著智能汽車的普及,對其監管必然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既涉及汽車制造、銷售、維修、支持養護等傳統線下行業,更觸及通信、互聯網、智能交通管理等線上行業乃至人工智能、自動駕駛等新業態、新技術。
數據信息法律監管的完善,給高速發展的智能汽車及其背后的衍生產業建立了圍欄,也給產業未來能夠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保障。不論是智能汽車還是車聯網產業的哪一個服務大類,往往都要依托“數據信息”這個核心要素,它也是智能汽車未來從交通工具,向智能終端邁進的關鍵所在。
智能汽車擁有全新的電子電氣架構、全新的局部硬件以及更多全新的軟件功能,這就意味著,在原有以駕乘為主的安全因素基礎上,它還有更高的軟件安全和數據保密要求。尤其是伴隨著“軟件定義汽車”的趨勢,車內的軟件占比越來越大,在運行時需要確定具體行為的部分越來越多,網聯化又使車內與外界的聯系前所未有的緊密,這便在車輛自身駕駛安全層級之上,又帶來了車輛遠程操控與數據傳輸安全等問題。
自動駕駛當下可謂是智能汽車產業紅得發紫的技術,不僅眾多車企在積極投入研發,更吸引大量互聯網與科技公司的投入,最終目標是由人工智能接管駕駛操作,以及突破人在車輛高速運動中感知和反應的局限性,從而顯著減少交通事故。甚至往遠期看,它還能提高交通效率以及解決交通運輸領域的勞動力成本問題。
然而,因為智能汽車自動駕駛引發的事故時有發生,人們開始反思,什么樣的自動駕駛技術才是市場最需要的。許多車企在2021年緊急修改自己的廣告語,如“自動輔助駕駛”的“自動”二字被刪除,對外宣稱汽車具有“L2+級智能駕駛輔助”技術,因為L2+級是一個更為模糊的說法,借此避免對車主造成信息誤導。
由于自動駕駛技術直接關乎人們駕駛的安全,因此被市場廣泛關注,但智能汽車安全問題還有很多。比如現在很多智能汽車有自己專屬的App,車主通過登錄就能遠程操作汽車,但需要在其中輸入很多個人信息。如果有人入侵到車機系統里面,或者拿到車主的手機黑進App,不僅車主的個人信息將變成別人的囊中之物,連汽車使用都失去了保障。
汽車安全問題已經不僅體現在駕駛安全,甚至汽車信息安全問題會影響人們的工作生活甚至是人身安全。目前國內在這一領域的法律建設正在逐漸完善,安全也有望成為智能汽車下一階段的分水嶺。
延伸閱讀
¡《助力探索智能交通“中國方案”》人民日報海外版2021年12月09日
¡《探索智能汽車發展的中國路徑》經濟日報2021年06月21日
¡《明確標準分工合作汽車整體智能化蓄勢待發》證券日報2021年10月18日
¡《迎來出海新格局自主品牌汽車已躋身高端市場》太平洋汽車網2021年12月17日
¡《中國電動汽車發展速度快于預期,下半場更關注智能化發展》南方都市報2021年12月16日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