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穎 姚堯 徐一鳴
見習記者 任世碧 楚麗君
新年伊始,A股市場熱點切換,悄然形成新的風格。盡管三大股指周線收陰,上證指數跌破3600點,跌幅1.66%,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跌幅分別為3.46%和6.8%,但市場依然呈現諸多亮點。沉寂許久的房地產行業指數異軍突起,表現出色,周漲幅居首達4.46%。緊隨其后的家用電器、建筑裝飾、石油石化等行業指數周漲幅均超3%,四行業指數逆市走強,備受市場關注。
這四大板塊都具有低位、低估值的特點。受訪業內人士表示,在市場熱點“高低切換”背景下,“穩增長”主題將成為資金新的挖掘對象,市場擔憂的資金來源、地方意愿、項目儲備三個維度都已經發生邊際變化,公路運輸、水利工程、能源類基建,以及大消費亦或成為后續發力方向。
房地產指數首周漲4.46%
行業有望筑底回升
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2年首周,從申萬一級行業表現來看,房地產行業指數期間累計漲幅位居首位,達4.46%,大幅跑贏同期上證指數,行業內有113只個股期間跑贏大盤,占比近九成。具體來看,宋都股份(52.02%)、皇庭國際(32.15%)、萊茵體育(23.78%)、中交地產(23.60%)、新華聯(22.54%)等5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超22%。
對于房地產行業的強勢表現,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底和今年初房地產調控政策出現了邊際寬松的情況,部分房企的流動性問題逐步緩解,房地產行業的整體信用風險有所下降。近期,部分資金從高估值賽道板塊向低估值價值板塊轉移,客觀上對深度調整的房地產板塊比較有利,這兩個因素推動了房地產板塊近期相對突出的表現。
天風證券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房地產行業上漲的核心驅動因素在于行業政策底的確認決定了政策博弈的高勝率,并且在年初快速輪動的行情和避險情緒之下進一步凸顯板塊的性價比優勢。此外,政策調整預期的升溫也導致博弈節奏的前置。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房地產股的活躍,融資客也重點布局了部分地產股,今年以來截至1月6日,有27只房地產股期間獲得融資客加倉。其中,福星股份、招商積余、城建發展、綠地控股、特發服務、浦東金橋、北辰實業等7只個股期間獲融資客凈買入額均超1100萬元。
對于房地產行業的后市投資機會,華西證券表示,當前,房地產板塊估值仍處相對低位,業績確定性強,股息高,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袁華明表示,今年是穩增長之年,上半年有可能出臺比較多的穩增長政策措施,客觀上對于受調控政策影響比較大的房地產行業比較有利,加上房地產板塊當前的估值仍然有吸引力,房地產板塊有可能在利好政策催化下成為上半年的領漲板塊之一。從板塊內部看,品牌強、流動性和風控管理能力相對突出的房地產頭部企業值得投資者更多關注。隨著經濟逐步企穩回升,年中包括房地產在內的政策基調存在微調的可能性,房地產板塊的中長期表現需要依據政策變化進行評估和觀察。
申港證券表示,由于本輪房地產行業資金風險主要源于籌資端資金收緊,而隨著政策的邊際寬松,行業籌資資金緊張的情況將得到緩解,政策底的出現會支撐板塊估值,未來板塊彈性來自經營端,基于過往周期變化。房地產行業有望在2022年中筑底回升,而市場預期可能提前改善。
與此同時,也有機構表示了謹慎的投資觀點。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建泓時代投資總監趙媛媛表示,“房住不炒”政策意味著監管層對房價上漲的容忍依然有限,在量增價穩的邊際改善中,房地產產業鏈將比房地產本身更為受益。
最近30日內,也有機構對于房地產行業股表示看好,具體來看,有15只個股獲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其中,金地集團、萬業企業、招商積余等3只個股獲得看好評級次數居前三,分別為9次、8次、8次。保利發展、萬科A、魯商發展、招商蛇口等4只個股獲得看好評級次數也均在5次及以上。
家用電器指數首周漲4.19%
具備一定估值優勢
新年首周,家用電器板塊表現亮麗,該板塊整體上漲4.19%,大幅跑贏上證指數(本周累計下跌1.66%),位居申萬一級行業第二名。其中,金萊特、創維數字期間累計漲幅均超20%,分別為33.94%、29.95%,新寶股份、萊克電氣、海信家電、小熊電器等4只個股本周累計漲幅也均在10%以上。
對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家用電器板塊新年首周表現強勢,主要來自地產政策的托底和基本面的支撐。家用電器板塊作為房地產的下游產業,地產政策的趨緩有望使得家用電器行業營收和利潤迎來反彈,而從估值層面來看,行業當前估值處于歷史較低水平,具備一定的估值優勢。”
機構普遍認為,家用電器板塊目前具備三大優勢:
首先,行業盈利邊際改善。據同花順統計發現,在83家家用電器行業上市公司中,56家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近七成。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月份至10月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為7304億元,同比增長13.1%。
“行業底部已至,復蘇可期。”廣發證券行業策略分析師曾嬋對記者表示,消費需求緩慢復蘇,家用電器行業盈利有望邊際改善。展望2022年,國內消費需求緩慢復蘇,地產竣工增速放緩對整體家電影響有限但或將導致廚電需求承壓,海外需求仍有韌性。盈利方面,原材料、匯率、海運、芯片的邊際影響減弱,盈利改善可期。
國信證券表示,2021年家用電器行業受國內消費景氣疲弱、原材料價格高企的影響,整體表現持續承壓。去年四季度前后,行業消費開始緩慢復蘇,成本壓力逐步緩解,行業有望迎來盈利剪刀差,龍頭企業或迎來較大的業績彈性。另外,國內高端化、品質化家電需求持續提升,且消費升級提速,由此帶來的高端消費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其次,行業估值較低。統計顯示,截至1月7日,家用電器板塊整體動態市盈率為21.62倍,有35只個股最新動態市盈率低于這一水平,占比逾四成。其中,萬和電氣、格力電器最新動態市盈率均不足10倍。
國信證券認為,隨著春節消費旺季到來,高端、品質家電消費將有效提振家電整體需求,而地產對家電銷售影響力度有限,家電消費將處于緩慢復蘇通道。家用電器行業景氣正逐漸走出低谷,基本面邊際改善,有望帶動估值修復。
其三,北向資金加倉。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共有42只家用電器股獲北向資金持倉,有10只個股新年首周備受北向資金青睞,海爾智家期間累計北向資金增持數量居首,達到709.91萬股,兆馳股份、華帝股份、浙江美大、創維數字等4只個股新年首周北向資金增持數量也均在100萬股以上。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向記者表示,“家用電器板塊有可能成為今年上半年的領漲板塊之一:首先,今年是‘穩增長’之年,‘穩增長’需要包括家用電器在內的消費發力,上半年的政策環境對家用電器板塊會比較有利;其次,去年家用電器板塊整體表現偏弱,但也使得家用電器板塊當前估值吸引力相對突出,技術面板塊存在企穩反彈的條件;最后,今年房地產調控出現邊際寬松,對下游的家用電器行業的經營和板塊表現比較有利,其中長期表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資本市場發展的態勢。”
建筑裝飾指數首周漲3.54%
政策面支持可期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2年首周,建筑裝飾行業指數上漲3.54%,年內漲幅僅次于申萬一級行業房地產和家用電器,位列第三。
從建筑裝飾行業的二級板塊表現看,基礎建設板塊表現最好,年內漲幅為4.31%,房屋建設Ⅱ和工程咨詢服務Ⅱ期間也累計上漲4.30%和4.06%。在個股方面,包括匯通集團(46.94%)、上海港灣(29.06%)、廣田集團(24.69%)、精工鋼構(21.60%)等在內的4只個股漲幅均超過20%,表現十分突出。
安爵資產董事長劉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建筑裝飾行業指數走高的背后主要受到政策面的支持。2022年財政政策的逆周期調節作用將加大并適度前置。由此,市場判斷2022年國家在基建領域的投資將適度前置,相關債券可能提前發行。疊加‘十四五’規劃下重大項目陸續新開工,也支持基建投資反彈,公用事業投資增速或達到10%左右,全年廣義基建投資增長或達到6%。”
此外,全國各地也是利好消息頻傳。劉巖表示,“僅1月4日和1月5日兩天,就有包括上海、浙江、河北、海南、四川、河南等多個省市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政策多重利好加上市場確定性的增強,助力機構資金在基礎建設板塊集中發力,指數隨之高歌猛進。”
資金的確是股價上漲的重要推手,建筑裝飾行業今年以來無疑是資金的寵兒。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月7日,建筑裝飾行業共有51只個股呈現主力資金凈流入狀態。其中,包括中國電建(58724.62萬元)、中國建筑(38899.80萬元)、中國中鐵(36338.24萬元)、中國能建(28779.40萬元)、中國中冶(22542.69萬元)等在內的5只個股的主力資金凈流入額均超過2億元;包括中國鐵建(18170.54萬元)、中國交建(16658.72萬元)、精工鋼構(16566.94萬元)、上海港灣(11484.49萬元)等在內的4只個股的主力資金凈流入額超過了1億元。
此外,建筑裝飾行業指數走強也受益于相關統計數據的持續出爐。富榮基金研究部總經理郎騁成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1年12月份,住建部、國家能源局分別發布《關于開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試點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規范光伏發電項目備案工作的函》的通知,其內容主要集中于建筑領域,且自10月份以來,地方債發行顯著改善,專項債也開始提速,多項數據均對建筑裝飾板塊基本面形成較強拉動。”
最近30日內,共有24只建筑裝飾行業個股獲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其中,鴻路鋼構和中國電建分別獲得8次和6次看好評級;中材國際和中國能建分別獲得5次和3次看好評級;包括四川路橋在內的5只個股則獲得了2次看好評級。
對于建筑裝飾板塊未來的投資機會。國盛證券表示,基礎建設是逆周期調節的重要工具,展望2022年,政策層面在這一領域有可能持續發力。2021年年底密集發行和2022年新發的專項債資金有望形成合力,推動2022年上半年基建投資改善,建筑裝飾板塊的估值有望持續提升。
浙商證券認為,2022年建筑行業頭部集中趨勢加強,盈利、管控能力持續提升,板塊呈現“量變帶動質變”的良好發展格局,建議重點關注兩大板塊:首先是優選新能源建筑央企,建議重點關注中國能建、中國電建;其次是重視傳統基建的央企。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交建等傳統建筑央企戰略布局“大市政”“大城建”,有望受益于城市群及城市內部基建的建設。
石油石化指數首周漲3.13%
機構推薦三條主線
石油石化板塊在A股市場開年首周一改低調風格,以周漲幅3.13%的成績位居申萬一級行業榜第四名,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市場表現方面,板塊內46只成份股中,共有37只個股期間累計實現上漲,占比80.43%。其中泰山石油、和順石油漲幅居前,分別上漲25.33%、10.03%。此外,寶莫股份、洲際油氣、中國石油、潛能恒信、東方盛虹月內累計漲幅均在6%及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1月7日,總市值高達9645億元的中國石油股價上漲5.82%,創下3個月以來單日最大漲幅。
可以看到,年初作為市場行情考核周期的開始,投資者風險偏好往往很高。據記者梳理,三大積極因素促使石油石化板塊以及個股行情走強。
首先,政策因素利好。國金證券表示,去年12月8日至12月10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這為石油石化行業打開了成長性空間。相關龍頭企業在新能源、新材料進行布局,推動產品附加值提升。
以中國石化為例,目前在建的我國首個萬噸級光伏綠氫示范項目,同時也是全球在建的最大光伏綠氫生產項目。
業界表示,“雙碳”目標下,在依靠石油、天然氣作為原料的諸多新能源材料以及新材料項目處于長期需求的環境下,石化龍頭企業業績持續顯著增長的確定性較強,成長空間巨大。
其次,估值優勢明顯。截至1月7日,石油石化板塊整體估值為11.53倍,A股估值則達到了19倍。
在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看來,在A股三大股指回調之際,當前市場風格也出現一定的切換,從去年炒成長逐步轉成了配置價值,估值重新成為投資者配置的一個重要參考。
最后,業績表現突出。石油石化板塊去年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06%,為歷史同期增速最高(同花順可查數據為2002年以后)。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1.18%,創下2011年以來新高。
楊德龍認為,2021年主要是周期股、成長股及小盤股的行情,而業績優良的藍籌股表現相對較差。2022年市場將向業績、估值行情轉變,符合業績優良、估值較低的板塊有望出現恢復性上漲機會。
對于投資者而言,哪些主線值得重點關注?
信達證券分析師陳淑嫻表示,在“十四五”期間,石化產業將經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油增化”“進口替代”“新能源新材料”是三大主要投資路線,包括精細化工、高端化烯烴和輕烴裂解等是未來石化格局演進的重要方向,看好低估值龍頭企業積極開拓新機遇的成長空間。推薦相關上市公司:榮盛石化、恒力石化、東方盛虹、恒逸石化、華錦股份等。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