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教育行業政策頻出,整體市場表現低迷。民辦學歷教育方面,5月《民促法實施條例》正式稿落地,民辦高教政策不確定性基本解除;職業教育領域,4月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召開,10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對學歷類職業教育延續明確利好;K12培訓板塊,7月“雙減”政策落地,對學科類培訓進行嚴格監管。
12月21日,教育部稱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取得明顯進展,學科類培訓大幅壓減,其中線下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3.8%,線上校外培訓機構已壓減84.1%。留下的學科類培訓機構一部分轉為非營利性機構,實行政府指導價,提供公益服務;不適合“營轉非”的將被進一步注銷。
綜合考慮政策穩健性、板塊成長性、競爭格局與市場空間等多重維度,民辦高等教育及職業教育將是最具潛力的細分賽道。
事件
2021年7月24日,對教培行業而言意義重大。這一天,“雙減”政策正式發布,行業迎來變局。除了“雙減”政策外,年內針對教培行業出臺的多項舉措,都直指行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亂象。資本市場上,教培行業相關上市公司股價紛紛下跌,創始人身價大幅縮水。目前來看,教培機構轉型是大勢所趨,其中素質教育賽道成為重要選擇之一。除了素質教育外,職業教育賽道也再度受到了行業重視和資本青睞。而在政策紅利下,高教領域龍頭公司通過收購進行外延擴張的潛力有望逐漸釋放。
觀察:“雙減”政策催生行業巨變教育終將回歸本源
2020年初,疫情影響下,用戶對在線教育的認知度得到大幅提高,教培行業獲得資本青睞。據艾瑞咨詢統計,2020年教育行業累計融資1164億元,其中在線教育融資1034億元,占比89%。
但在資本加持下,教培機構過度營銷的情況卻頗受詬病。2021年1月18日,4家在線教育企業的廣告引發熱議,起因在于4家機構聘請了同一位老師代言數學、英語等課程。之所以如此巧合,是因為這些在線教育公司找的是同一家供應商。背后原因則是企業對視頻廣告的需求量很大,制作機構短時間內找不到太多合適的演員,因此出現了一人分飾多角的情況。對此,市場監管總局、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民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務院國資委、廣電總局等八部門研究出臺《關于做好校外培訓廣告管控的通知》,夸大培訓效果、誤導公眾教育觀念、制造焦慮的虛假違法校外培訓廣告會被依法從重處罰。
“雙減”政策的影響力則更大,政策指出,嚴格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組織學科類培訓。同時,堅持校外培訓公益屬性,將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納入政府指導價管理,科學合理確定計價辦法,明確收費標準,堅決遏制過高收費和過度逐利行為。此外,對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培訓機構不得高薪挖搶學校教師;嚴禁聘請在境外的外籍人員開展培訓活動等。
“雙減”政策推出的背景是,當前的教培行業惡化了教育生態,已然在公立教育體系之外又滋生了一個教育系統,這嚴重危及教育公平性。
變局之下,各教培機構承壓。不少人被動離開了這個曾經炙手可熱的行業。從二級市場來看,港股方面,截至2021年12月10日,新東方-S(09901.HK)下跌87.72%,報收于17.10港元/股;思考樂(01769.HK)下跌79.96%,報收于2.44港元/股。此外,新東方在線、華夏視聽教育、天立教育、成實外教育等個股均跌超70%,宇華教育、華立大學集團、光正教育、楓葉教育等均跌超50%。美股方面,截至2021年12月10日,高途股價下跌95.13%,報收于2.52美元/股;51Talk、樸新教育、好未來、瑞思教育等個股均跌超90%;掌門教育、精銳教育、新東方、美聯、達內科技、洪恩教育、海亮教育、尚德機構等均跌超70%。
轉型迫在眉睫!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1年中國素質教育行業趨勢洞察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素質教育行業市場規模為5050億元,市場規模增速將達到55.8%。
早在“雙減”政策落地前,好未來便將“勵步英語”更名為“勵步”,同時發布五類素質教育產品,分別為戲劇、美育、益智、口才、讀物產品;“雙減”政策落地后不久,學而思培優宣布推出素質教育品牌——學而思素養中心,涵蓋科學、編程、益智、故事、口才、傳統文化、美育、圍棋等板塊;猿輔導召開STEAM科學教育產品“南瓜科學”發布會;作業幫上線多款素養類產品,主要圍繞科學、藝術、語言能力及邏輯思維等領域展開;9月25日,俞敏洪公開表示,新東方保留了一些非學科類培訓,包括演講與口才、硬筆書法、圍棋、探索、創客、美術、國際象棋、編程、機器人等。
圖:“雙減”政策后教育企業的業務結構變化
資料來源:證券日報
各教培機構紛紛入局素質教育賽道,除了市場體量足夠大之外,從用戶分布上來看,其與K12用戶群體重合度較高。轉型素質教育賽道,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挽留既有生源。
除了素質教育外,教培機構還重點關注職業教育賽道。
10月1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指出,鼓勵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鼓勵各類企業依法參與舉辦職業教育。鼓勵職業學校與社會資本合作共建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實訓基地,共建共享公共實訓基地。摩根士丹利《職業教育專項研究報告》顯示,預計2030年前,我國非正規的職業教育和培訓市場規模將擴展到8700億元。此外,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于2021年5月14日公布,自9月1日起施行。實施條例落地后,高教+高中集團化辦學可行性得到確認。除義務教育、非營利性學前教育外,允許同時舉辦或實控多所民辦學校,消除市場關于民辦教育集團化受限的隱憂。
高教公司內生+外延雙輪驅動發展路徑清晰。2021年1-10月高教公司上市并購案例共6起,包括2所專科學校、1所海外高校及3所本科層次高校并購。預計在政策紅利下,未來,高教龍頭公司通過收購進行外延擴張的潛力有望逐漸釋放。
在一系列政策“組合拳”之后,教育公平方可實現,教育即將回歸本源。
延伸閱讀
¡《“雙減”政策下,校外培訓機構轉型路在何方?》經濟日報2021年8月4日
¡《變革如鯨向海教育回歸本源》證券日報2021年12月13日
¡《以人民為中心,將“雙減”落到實處》中國教育報2021年7月26日
¡《“雙減”威懾漸次襲來: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最新三大重點解讀》21世紀經濟報道2021年3月31日
¡《“雙減”落地,培訓機構“退費難”怎么破?》 新京報2021年7月28日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