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消息傳出后,關于科創板是否會步新三板的后塵,科創板是否會成為第二個新三板的討論就沒有停止過。雖然政府對于科創板的支持是空前絕后的,但是市場的擔憂仍然普遍存在。
2月26日,基巖資本投資顧問總監郭阿祿在中國(成都)新經濟投資策略論壇暨基巖資本成都分公司開業典禮上表示,新三板的主要痛點在于流動性不足,而解決市場流動性的問題最主要還是看上市公司的質量。只要能為投資者創造回報,科創板就不會步新三板的后塵。
另一個“新三板”?
1月30日,中國證監會正式發布了《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意味著資本市場最受關注的科創板終于落地了。注冊制、50萬門檻、上市前5天無漲跌幅限制、不盈利也能上市、允許同股不同權,最嚴退市規定等內容備受市場關注。
其實,自從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的消息確立之后,各家上市公司就躍躍欲試,各地政府摩拳擦掌。不少上市公司在互動平臺和公告中透露公司參與多個科創板項目,目前正在向監管部門推薦報送。
投資者熱情更為高漲,希望關注的公司和科創概念攀親。在互動平臺上,許多投資者在問自己關注的上市公司同一個問題——旗下公司有無科創板上市計劃?此種場景似曾相識,新三板當初設立時,也是許多公司轟轟烈烈的上市。
然而,新三板今年開始涌現摘牌潮,不少優質公司紛紛撤離,流動性陷入枯竭。在市場一擁而上科創板時,科創板是否會成為另一個“新三板”呢?按照目前上市公司披露的數量來看,有不少公司貌似符合科創板的要求,如果以此計算,是否會有大量的科創板企業集中上市?新三板當年井噴上市后,短時間內供應過多曾導致市場出現嚴重的供需不平衡。
科創板不會步“前人”的后塵
科創板被廣泛提及的制度條款之一是50萬的投資者門檻和要求參與證券交易24個月以上。這一門檻的提出勢必讓比較小的散戶無法直接參與,只有資金量比較大的一些個人投資者可以直接參與。這無疑引發了市場對于科創板流動性的擔憂。
基巖資本投資顧問總監郭阿祿認為,科創板和新三板之間是不太一樣。新三板正式推出的時候有很多東西準備的都不是特別的充分,當時新三板掛牌的閥門開的有點太大了。掛牌新三板的公司,由于掛牌要求不是很高,導致大規模的掛牌新三板,結果造成市場流動性不足。可以說,供給過多是新三板流動性不足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然后它的投資者門檻又比較高,所以整個板塊最后基本上就黃掉了。
解決市場流動性的問題最主要還是看上市公司的質量,只要上市公司的質量好,市場上又比較能控制住整體的數量的話,那問題就不會很大。畢竟注冊制也不是隨便哪家公司要上就能上的,如果太多雜七雜八的公司上去了,就會把整個市場給做壞了,投資者賺不到錢,自然也就不會留在這個市場里。好的公司總共就那么多。
經濟學家滕泰表示,不管是什么板,都應以人民為中心,以“為投資者創造回報”為宗旨。科創板在上市要求和交易規則上有所差異,衡量這些設計是否成功的標準,不是規則本身,也不是一個時期后上了多少企業或融了多少錢,而是一段時期后培養了多少獨角獸,為投資者創造了多少回報。
科創板在功能定位上相較于10年前的創業板和6年前新三板設立之初衷,要更加清晰、明確,而在上市和交易機制的改革上,則探索地更為堅決。因此總結來看,科創板是A股市場發展到現在這個時間點,最為重要的一次變革,同時也是投資者可以把握的全新的一次機遇。
首批上市企業值得關注
根據科創板的定位,其承擔著“提高資本市場對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的服務、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歷史使命,概括來看就是科創板承擔著產業轉型和創新升級過程中最主要的資本市場服務角色。從未來發展來看,A股市場最為重要的兩個方向:一是開放國際化,二是放寬與改進交易機制,這兩點與科創板都息息相關。
郭阿祿認為,對于投資者而言,第一批上科創板的企業肯定是質量非常好的。這批企業應該是券商、地方政府、監管層或者交易所,經過他們精挑細選之后去上市的。如果想要參與科創板的話,第一批只要價格還比較合理,應該問題不大。
但是,早前幾批企業優中選優,大家的熱情高漲之后,后面的企業可能就會出現分化,科創板的企業也會優勝劣汰。一個全新的機制需要慢慢地建立,會向法制化、市場化的方向逐漸完善。
在科創板做投資,還是要非常看重企業的質量,因為它真的可能說退市就退市了,這和A股這邊就很不一樣。對于投資者來說,必須好好關注所投企業的質量,才能避免自己掉坑。
而且,由于50萬門檻的存在,比較小的散戶無法直接參與,只有資金量比較大的一些個人投資者可以直接參與。這會讓科創板的投資者結構和A股不太一樣。在A股經常出現的所謂的烏雞變鳳凰的故事,在科創板上可能就不會有了。公司如果不行了,可能直接就退市了。市場上整個的游戲規則和A股相比就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
游戲規則既然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對于投資者而言,肯定也是要換一套打法的。目前A股大多數投資者以前的打法就未必能夠適應科創板以后的玩法。科創板只會給真正意義上做產業投資、做價值投資的投資者帶來比較好的機會。
23:27 | 新能源車企宜從三維度構建技術護城... |
23:27 | 雷沃智慧農業智能拖拉機制造基地正... |
23:27 | “產學研”融合發展 推動廣東商業... |
23:27 | 年內15部潛力大片待映 暑期檔、國... |
23:27 | 大中礦業“鐵礦+鋰礦”雙輪驅動格... |
23:26 | 河北銀行股權拍賣屢屢遇冷 |
23:26 | 年內超1900只公募產品變更基金經理 |
23:26 | 強化業績比較基準約束 推動公募行... |
23:26 | 年內險企“補血”規模超530億元 |
23:26 | 中小銀行改革化險提速 多家村鎮銀... |
23:26 | “硬本領”“軟實力”已成中國品牌... |
23:26 | 如何看待一季度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