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信證券收于12元/股,比定增預案發布日的開盤價高出37.77%
■本報記者 呂江濤
昨日,國信證券發布公告稱,中國證監會對公司提交的《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新股核準》行政許可申請材料進行了審查,對該行政許可申請予以受理。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國信證券此次定增計劃是在去年11月28日發布的,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5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來,除了國信證券外,還有三家上市券商拋出過百億元級定增計劃,國信證券、廣發證券、海通證券和中信建投四家公司的合計擬募資規模上限高達630億元。
國信證券
擬定增募資150億元
國信證券去年11月28日發布的定增預案顯示,擬發行不超過16.4億股,募資不超過150億元,已確定的發行對象包括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公司控股股東)、云南合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三股東)、華潤深國投信托有限公司(公司二股東)。
事實上,國信證券自2014年12月份上市以來,尚未進行過股權融資。瑞華會計師事務所表示,國信證券此前IPO募集資金已于2018年9月30日使用完畢,實際投資金額為68.45億元。按照合并口徑,國信證券凈資產行業排名從2014年底的第七位下降到2018年6月底的第十位,資本實力與中信證券等券商的差距不斷拉大。
對于募集資金的用途,國信證券表示,公司擬通過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夯實資本實力,增強綜合競爭實力和抵御風險能力,推動公司戰略規劃落地,鞏固和提升行業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4月29日,國信證券曾宣布將進行一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80億元的配股。然而到了2018年5月9日,控股股東以“市場環境已發生較大變化”為由,提議國信證券終止配股申請。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市場環境已發生較大變化”主要是因為當時市場環境不好,券商股“跌跌不休”,投資者參與配股的熱情不高。而在今年以來,特別是春節假期結束之后,A股市場迎來普漲,券商股更是一馬當先,漲幅居前。在此背景下,券商無論是配股還是定增,對投資者來說都更具吸引力。
國信證券去年11月28日發布的定增預案顯示,此次擬發行不超過16.4億股,募資不超過150億元。以此計算,如果發行規模和募資規模均達到上限,國信證券的發行價僅為9.15元/股。
昨日,國信證券收于12元/股。與去年11月28日定增預案發布日的開盤價8.71元/股相比,國信證券的股價已經上漲了37.77%。
四家上市券商
630億元定增在路上
事實上,在本輪券商上市潮之前,A股上市券商的百億元級定增非常少見。2016年7月份,長江證券的募資規模高達83億元的定增計劃落地之后,券商的百億元級定增才開始增多。
去年8月4日,華泰證券通過定增實現募資142億元,并將阿里巴巴、蘇寧分別引入成為其第五和第六大股東。而在此之前,2018年4月27日,海通證券的200億元定增方案獲股東大會通過。此后,2018年11月3日,廣發證券的150億元定增方案獲證監會發審委通過;2018年11月28日,國信證券發布定增預案。
而在今年1月21日晚間,中信建投也發布了定增預案,擬募資不超過130億元。中信建投、國信證券、廣發證券和海通證券這四家券商的計劃募集資金規模上限合計就達到了630億元。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這4家擬進行百億元級定增的上市券商,其定增預案的募集資金投向也表現出一定的趨同性。這4家券商的募資主要運用方向為:以股權質押、融資融券為代表的資本中介業務,以固定收益、自營為代表的投資業務,增資境內外子公司,以及信息系統建設等。其中,資本中介業務可謂是各家定增募資投向的“寵兒”。
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券商大額定增的背后是對凈資本的渴求,在當前以凈資本為核心的監管體系下,券商要想擴大傳統業務優勢,開展創新業務,都需要擁有雄厚的資金支持,可以說,凈資本是券商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
更為重要的是,監管部門對于凈資本的監管方式也在不斷完善。證監會此前發布的公告指出,擬從五方面對《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進行修訂。其中,在“強化風險管理能力評價指標體系,促進行業提升全面風險管理能力”方面,要提高凈資本加分門檻,將凈資本加分的門檻由規定標準的5倍提高至10倍,以便引導證券公司提升資本實力。
00:10 | 百貨行業上市公司加快轉型步伐 多... |
00:10 | 萬科再獲大股東支持 深鐵集團提供1... |
00:10 | 電動化賦能主業 浙江鼎力構建高空... |
00:10 | 吉利汽車:戰略整合與多元布局雙輪... |
00:10 | 阿里巴巴發布2025財年第四季度財報... |
00:05 | 專項債助力土地收儲提速 進一步穩... |
00:05 | 算力服務市場熱度攀升 上市公司頻... |
00:05 | 退市新規的威力正在顯現 |
00:05 | 2025年全球電動車銷量或超2000萬輛... |
00:05 | “政策+技術”雙輪驅動 上市公司加... |
00:05 | 株冶集團:資產重組激活全產業鏈 ... |
00:05 | 一季度券商債券承銷榜單揭曉 科創...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