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冷翠華
大公國際近日發布公告,關注某險企大股東質押其所持全部股權,對該險企股權質押比例過高的行為進行了“預警”。無獨有偶,銀保監會新近公布的2021年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監管評估結果也指出,“股東股權質押比例過高”是銀行、保險等機構公司治理存在的問題之一。
針對上述現象,有業內人士認為,股權結構和主要股東的行為對險企的影響是根本性和長期性的。從實踐情況看,幾乎所有險企經營失敗的案例中都涉及違規的關聯交易,必須依靠外部監督和內部提升等兩個路徑來提升險企治理水平。
險企股東進行股權質押并非新鮮事,如果股東在經營和融資上遇到了困難,通過質押其所持的部分險企股權來解決融資問題,本身是合理的市場行為。但是,一旦被質押的股權占比過高,可能會對險企的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險企最新發布的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有十余家險企大股東存在股權質押過半的情況,個別險企主要股東的股權甚至處于全部質押狀態。
財險公司中,以亞太財險為例,根據其最新發布的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其5家股東中僅1家股東所持股權狀態為“正常”,其余股東所持股權全部處于“被質押”或“被凍結”狀態。其中,持股比例為51%的第一大股東已質押其全部股權。
人身險公司中,以和泰人壽為例,其最大股東也將其所持全部股權進行了質押,且這些股權均處于“被凍結”狀態。
大公國際近日發布的關于關注某險企股權被質押的公告稱,該公司股權被質押比例較高,未來或將影響其公司治理的穩定性,將持續關注該公司的經營和信用狀況。
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副教授郝臣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如果險企股東的股權質押超過一定比例,一旦出現問題,極易造成公司控制權發生變化,不利于險企健康發展和穩健經營。根據銀保監會近期印發的《銀行保險機構大股東行為監管辦法》,銀行保險機構大股東質押銀行保險機構股權數量超過其所持股權數量的50%時,大股東及其所提名董事不得行使在股東大會和董事會上的表決權。如果主要股東因為股權質押而不能行使表決權,很可能使經營戰略發生重大變化,嚴重的可能導致公司陷入治理僵局和經營困境。
普華永道中國金融行業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如果險企主要股東所持股份均處于質押狀態,或部分股東因股權質押比例過高而失去表決權,肯定會對險企的戰略方向、管理層穩定性以及市場聲譽產生不利影響。一方面,股東的經營困境可能會導致其出資能力和意愿受限,無法在資本補充方面支持險企持續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如果股東無法按期償還債務,可能會出現險企股權被拍賣轉讓導致股東發生變化,并進一步對管理層任命和公司發展戰略產生影響。
如何提升險企的公司治理水平?郝臣在其今年出版的《保險公司治理》一書中提出了我國險企治理改進的動力模型。他表示,公司治理實踐可以分為內在需求拉動型、外部力量推動型和混合動力型。我國險企早期治理改進的動力更多來自外部,屬于外部力量推動型或以外部力量推動型為主。現階段險企的公司治理更多屬于混合動力型,通過內部提升和外部監督共同促進治理水平的提升。
郝臣認為,不同類型的險企在治理改進的動力機制上也存在一定差異。中小險企來自公司內在的需求動力相對較弱,同時承受的治理成本相對較高。在此情況下,改進中小型險企的治理結構與機制,需要借助更多的外部力量,要靠更強的外部監管和更多的行業標準來引領。
周瑾認為,股東治理是險企公司治理之根本,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董事會、監事會和管理層層面的治理效果,需要對主要股東的資質和行為強化約束,明確和落實相應的懲罰和退出機制。幾乎所有險企經營失敗的案例中都涉及違規的關聯交易,而且關聯交易是損害消費者權益、擾亂市場秩序的主要方式之一,需要充分利用大數據工具和監測預警手段加強對關聯交易的監督管理,防止利益輸送。此外,還應進一步規范險企的信息披露,鼓勵投資人和消費者“用腳投票”,利用市場約束機制來規范險企的管理與經營。
23:27 | 新能源車企宜從三維度構建技術護城... |
23:27 | 雷沃智慧農業智能拖拉機制造基地正... |
23:27 | “產學研”融合發展 推動廣東商業... |
23:27 | 年內15部潛力大片待映 暑期檔、國... |
23:27 | 大中礦業“鐵礦+鋰礦”雙輪驅動格... |
23:26 | 河北銀行股權拍賣屢屢遇冷 |
23:26 | 年內超1900只公募產品變更基金經理 |
23:26 | 強化業績比較基準約束 推動公募行... |
23:26 | 年內險企“補血”規模超530億元 |
23:26 | 中小銀行改革化險提速 多家村鎮銀... |
23:26 | “硬本領”“軟實力”已成中國品牌... |
23:26 | 如何看待一季度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