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勇
年報不僅是上市公司年度經營情況的全面總結,也是對股票被實施風險警示的上市公司風險化解情況的綜合檢驗。根據Wind數據,截至5月6日收盤,A股多家上市公司在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后撤銷退市風險警示或其他風險警示,實現“摘帽”。
此外,還有十余家公司向交易所提出了撤銷風險警示申請,相關“摘帽”流程正依規推進中。
積極主動化解風險
5月6日,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投控股”)等8家公司的股票正式撤銷退市風險警示或其他風險警示。
此前,遼寧和展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展能源”)、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曙光股份”)等多家公司的股票已經撤銷了退市風險警示或其他風險警示。
中央財經大學副教授劉春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撤銷風險警示,意味著這些公司的基本面發生了積極的變化。”
公開信息顯示,因原控股股東強行推進的關聯交易,曙光股份2021年度內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股票自2022年5月6日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此后的2022年度和2023年度,因觸及“內部控制非標意見”以及“連續3個會計年度扣非前后凈利潤孰低者均為負值且審計報告顯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等情形,公司股票繼續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2023年下半年,北京維梓西咨詢管理中心(有限合伙)通過司法競拍的方式入主曙光股份,結束了影響公司多年的控制權之爭。2024年,曙光股份又通過司法調解的方式徹底解決了前期關聯交易事項影響,并完成了對內部控制缺陷的整改,相關風險徹底出清,持續經營能力不確定性全面消除。
文投控股的風險化解主要得益于公司順利完成的司法重整。因2023年期末凈資產為負值,近三年連續虧損且2023年度財務報告被出具包含與持續經營相關的重大不確定性段的審計報告,文投控股股票自2024年4月29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并疊加其他風險警示。
2024年,文投控股積極通過司法重整,系統推進歷史風險化解與資產負債結構優化工作,對虧損業務和風險資產集中處置,全面解決歷史債務問題,并通過引入新的產業投資人,使公司資產負債結構進一步優化,持續經營能力得以提升,公司經營重煥生機。
和展能源則是通過主業轉型和重大資產重組的方式,經營質效明顯提升,相關風險情形得以消除。
“相關公司通過司法重整、內控整改、資產重組等多種途徑有效化解了風險,持續經營能力得到了審計確認。”新智派新質生產力會客廳聯合創始發起人袁帥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些變化表明導致風險警示的核心因素已經消除,這些企業的財務健康度和經營穩定性都有了實質性改善。”
經營態勢全面向好
隨著相關公司的積極作為,主動化解風險,這些公司的生產經營也正呈現向好態勢,經營質量明顯改善。
曙光股份披露的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兩大業務板塊中,整車產、銷量分別同比增長19.24%和66.40%,車橋產、銷量分別同比增長29.48%和19.57%。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75億元,同比增長8.20%;凈利潤同比大幅減虧,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和營運資金均同比大幅改善。2024年11月份,曙光股份披露的增發預案顯示,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梁梓擬以現金的方式認購增發股份,穩固控制權的同時,也將為公司注入資金,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競爭力。
和展能源披露的2024年報顯示,得益于新能源轉型的順利推進,2024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3億元,同比增長1509.40%。凈利潤同比實現減虧,資產負債率大幅下降。在混塔業務迅猛發展的同時,和展能源的新能源開發業務也在多點布局,快速推進。整體發展勢能不斷增強。
文投控股最新披露的2025年一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公司結束了長達數年的虧損狀態,一季度凈利潤同比、環比均實現扭虧,盈利超千萬元。
劉春生認為,撤銷風險警示對相關上市公司影響積極,除了能提升市場形象與聲譽,增強各方信心,還有助于增強股票流動性,吸引更多投資者,有助于拓寬公司的融資渠道。
中國城市專家智庫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林先平表示,撤銷風險警示也讓相關公司更容易吸引新的投資者和合作伙伴,有助于公司業務的進一步發展。
(編輯 李波 上官夢露)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