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孟珂 田鵬 毛藝融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滬深北交易所數據統計,截至4月30日,滬深北證券交易所共計有5413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24年年度報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合計約72萬億元。
2024年,在一攬子增量政策的有力支撐下,A股上市公司業績整體穩中有進,上市公司結構不斷優化,回報能力穩步提升,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整體業績穩中有進
2024年度,A股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從板塊來看,上海證券交易所市場(以下簡稱“滬市”)主板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49.57萬億元;科創板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4221.70億元;深圳證券交易所市場(以下簡稱“深市”)上市公司2024年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0.82萬億元;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265家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808.45億元,平均實現營業收入6.82億元,與2023年基本持平。
從上市公司結構來看,近十年,滬市主板市值領軍行業逐步由金融、能源等傳統產業轉向汽車、醫藥生物等多元新興產業。科創板公司以點帶面、穩鏈強鏈,引領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創新醫藥、先進制造等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深市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三大領域”實現跨越性突破。
以舊換新政策發力,汽車、家電、數碼產品迎來“煥新潮”。滬市家電行業全年凈利潤增長5%,其中四季度凈利潤增長16%。深市大消費行業合計營業收入56831.01億元,同比增長3.75%;凈利潤3264.57億元,同比增長17.62%。
從盈利情況來看,滬市主板公司凈利潤4.35萬億元,同比增長1.9%;科創板公司全年共實現凈利潤475.23億元,五成公司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深市公司合計實現凈利潤8064.47億元。北交所上市公司全年共實現凈利潤110.30億元,其中有225家公司實現盈利。
研發投入強度增加
2024年,A股公司研發投入力度繼續增強,進一步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科技成果豐碩。
滬市公司研發投入規模再超萬億元,占全國企業研發經費投入近四成。其中,滬市主板實體企業研發投入金額合計約9200億元,連續多年保持增長;創新投入帶動業績和估值增長,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金額超10億元、復合增速高于5%的滬市主板公司,2024年平均凈利潤增速較主板實體企業整體水平分別高出3.6個百分點和6.1個百分點。
深市公司研發投入也持續攀升,2024年研發投入合計超過7600億元。其中,創業板公司合計研發投入2036.84億元,31.10%的公司連續兩年研發強度超5%。
北交所2024年上市公司研發投入金額合計超91億元,其中六成以上公司研發投入同比增長。上市公司平均研發強度連續3年增長,2024年研發強度達5.04%。截至2024年末,北交所公司專利總數達2.69萬項,同比增長8.64%,其中發明專利數量近7000項,同比增長21.86%。
此外,上市公司自主可控水平穩步提升。以科創板公司為例,上市公司加快推進進口替代和國際首創,帶動行業實現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質的飛躍。據統計,超八成公司核心產品瞄準進口替代及自主可控,超380家公司的850余項產品或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研發投入強度增加,也意味著上市公司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同濟大學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創新與競爭研究中心主任任聲策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提升經營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有助于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也有助于發揮金融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作用,進一步改善金融與實體經濟之間的良性循環。
一年多次分紅成亮點
現金分紅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直接回報,也是衡量企業經營質量與投資價值的關鍵指標。
分紅規模再創新高,一年多次分紅成亮點。2024年,滬市主板共1259家公司宣布現金分紅,占盈利公司的比例達93%;分紅總額達1.77萬億元,同比增長6%。超六成科創板公司推出2024年現金分紅方案,合計分紅總額達386.82億元。
深市1884家公司披露年度分紅預案,金額合計4308.29億元,疊加前期中期分紅等,已披露年報公司2024年共計分紅5789.55億元,同比增長14.97%。
北交所超九成盈利公司披露分紅預案,疊加中期分紅,2024年共計分紅金額59.68億元,占上市公司凈利潤的43%。
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究中心總經理諸海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分紅在提升投資者信心、優化資本結構、促進資金流動、提高公司形象等各個方面都有積極意義。這些分紅行為增加了市場的投資回報率,對于增強市場吸引力、促進資金流動、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以及推動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出口含“新”量更足
2024年,我國貨物貿易出口規模再創新高,同比增長7.3%,實體上市公司境外業務收入占營收比重達14.3%,較2023年提升1.2個百分點。
A股上市公司的出口市場呈現多元化格局。2024年,滬市主板公司全年實現海外收入6.09萬億元,同比增長7%。其中,非美出口占比超八成,同比呈現上升趨勢,東盟、非洲等成為重要出口目的地。
深市2007家公司合計實現海外收入4.18萬億元,同比增長11.62%。出口導向型公司業績進一步增長,2024年營業收入合計1.78萬億元,同比增長14.6%,凈利潤合計1229.96億元,同比增長26.36%。
出口含“新”量更足。以滬市主板為例,高端裝備、集成電路、智能家電、電動汽車等高科技屬性產品加速出海,帶動電子、汽車、家用電器、機械設備等行業海外收入增長分別達15%、10%、9%、7%。
高附加值產品在全球市場加速滲透。例如,科創板公司境外銷售毛利率中位數達到40.8%,37家公司產品在出貨量、市占率、銷售額等方面位列所在領域全球第一,58家公司參與制定國際標準,10家創新藥企業通過對外授權(license-out)形式將創新藥海外權益授予境外企業,在技術領域輸出全球影響力。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