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衛新
距離流動性危機爆發已四年有余,*ST光一控股股東江蘇光一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光一投資”)仍沒能走出資金困局。
9月5日晚,*ST光一對外披露,光一投資及其實控人龍昌明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因質押逾期未贖回,在今年3月11日至8月30日期間被司法拍賣或被強制賣出,先后被動減持360萬股、63萬股股份,減持比例累計達1.04%。
由于兩次減持行為分別發生在立案調查期間及收到行政處罰書六個月之內,光一投資的減持行為觸犯了監管紅線。9月6日上午,深交所對此專門下發了監管函責令股東規范股票買賣行為。
流動性危機遲遲未解
控股股東頻遭被動減持
光一投資流動性危機由來已久。2018年6月28日,*ST光一對外披露,實控人龍昌明及光一投資質押給質權人的股票部分違約,正積極籌措資金、追加保證金或追加質押物進行補倉,防范觸發平倉風險。同年9月10日,公司披露光一投資質押給國開證券的部分股票被執行違約處置。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18年9月10日至今,*ST光一先后發布43條股東減持公告,其中涉及實控人龍昌明或光一投資的減持公告達16條。
控股股東最近一次被動減持發生在今年8月底。公告顯示,光一投資于2020年9月17日向海南潤泰欣茂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質押了部分股份,用于補充流動資金,質押期限三個月。但上述質押股份逾期后光一投資未按約定時間贖回,導致其質押的部分股份被強制賣出。8月29日、8月30日,光一投資合計被動減持63萬股,減持金額217.74萬元。
被動減持一事引來了監管關注。9月6日上午,深交所向光一投資下發《監管函》,要求規范股票買賣行為。
監管函顯示,2022年6月12日,*ST光一披露了《關于公司及相關當事人收到江蘇證監局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公告》,公司及相關當事人因信息披露違規被中國證監會做出行政處罰決定。作為*ST光一的控股股東,光一投資所持上市公司63萬股股份因質押逾期在8月底被強制賣出。上述減持行為發生在*ST光一被做出行政處罰決定的六個月之內,違反了《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20年12月修訂)》第1.4條、第2.3.1條,《上市公司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實施細則》第九條的規定。
今年4月份,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曾就被動減持違規一事向龍昌明下發過監管函。彼時,*ST光一處于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階段,龍昌明所持360萬股股份被司法拍賣。上述減持行為觸及監管紅線,深交所創業板公司管理部責令股東規范股票買賣行為,認真、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上市公司經營被拖累
多方呼吁盡早化解危機
除外部債務外,龍昌明及其一致行動人還一直拖欠上市公司超2億元違規占資未還。2022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3億元,同比下降13.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4679.9萬元。截至6月底,光一投資對上市公司占用資金余額為2.11億元,上半年控股股東歸還占用資金金額為0。業績陷入泥淖的同時,上市公司整體運營也被控股股東拖垮。
“6月份以后母公司某事業部的員工工資發放也受到了影響。公司一直在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ST光一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因違規占資難追回,去年5月份,*ST光一向控股股東及龍昌明提起訴訟并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輪候凍結了光一投資及龍昌明所持公司股份。
今年7月份,經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調解,光一投資及龍昌明原本承諾在2022年8月31日前向上市公司支付5000萬元,于2022年9月30日前向公司支付1.1億元。但光一投資并未如約履行第一筆還款義務。公司方面表示,若光一投資未能在2022年9月30日前將上述金額全部歸還完畢,屆時不排除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光一投資股份。
“從法律層面來說,調解書和判決書的效力是一樣的,上市公司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如果對方公司賬上有錢可以直接扣掉,如果賬上沒錢就會查封一些其他財產,涉及司法拍賣等情形。”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對于上述情況,投資者也在持續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多位投資者通過互動易平臺詢問大股東流動性危機相關問題。公司方面曾公開回應稱“公司與管理層歡迎有實力的投資人介入重整董事會,管理層多次與其他股東協商希望群策群力尋找合適的戰略投資者,但目前董事會沒有收到其他股東聯合接盤的意思表示。今后如果有,公司會按照交易所規則第一時間予以公開披露。”
透鏡公司創始人況玉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有規則下,大股東及上市公司解決流動性危機較為困難。即便引入戰略投資者,如果公司被警示的事項沒有消除,一樣會被退市。”
00:24 | 從“產品出?!钡健爱a業出?!?長... |
00:24 | 麥迪科技:聚焦醫療信息化 打造“... |
00:23 | 國資助力轉型成效顯著 ST目藥將摘... |
00:23 | 國產AI技術加速重構行業格局 快手... |
00:23 | 綠色能源一體化項目全面啟動 大業... |
00:23 | S佳通召開業績說明會 股改事項遭投... |
00:23 | “雙萬兆+AI”雙引擎助推 電信產業... |
00:23 | 三方面協同發力 促“雙萬兆”從試... |
00:23 | 綠茶集團五戰港股終圓夢 餐飲企業... |
00:23 | 上市公司“花式”開展股東回饋活動... |
00:20 | 私募年內平均收益率達2.52% 指數增... |
00:20 | 公募行業火速落實監管要求 首批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