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見習記者 胡艷萍
3月29日晚間,建科機械(300823)發布2020年年報。數據顯示,建科機械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4.6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975.07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6447.97萬元;基本每股收益1.02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防控常態下,建科機械第四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6億元,實現凈利潤2542萬元,兩項數值同比和環比均實現上漲。
建科機械介紹,面對外部環境的不利因素,公司董事會一方面積極響應國家防疫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另一方面力求發展,以技術研發為驅動,在疫情防控、經營業績、項目開發、技術研發方面均取得較好成果,保障了公司穩健經營。
凈利潤同比增長6.64%
擬10派4.28元
資料顯示,建科機械主要從事智能化中高端數控鋼筋加工裝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并提供智能化數控鋼筋加工的整體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廣泛用于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橋梁隧道、軌道交通、地下管廊、核電水電等各類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及裝配式建筑、鋼筋加工配送中心等領域。
報告期內,受疫情影響,第一季度建科機械營業收入8664.50萬元,同比下降13.65%;而隨著疫情的穩定,建科機械第四季度業績明顯改善,營業收入至1.36億元。從業務結構來看,“單件鋼筋成型機械”是企業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具體而言,“單件鋼筋成型機械”營業收入為2.1億元,營收占比為44.61%。
值得一提的是,建科機械的分紅較高。年報顯示,建科機械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4.28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4004.329萬元(含稅),現金分紅比例占公司凈利潤的44.62%。
對此,冬拓投資基金經理王春秀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一家公司的分紅能力體現了該公司商業模式的特點,好的商業模式下,公司現金流充沛,有充足的現金可以用來分紅;一家公司的分紅派息比例還體現了管理層的分紅意愿和治理水平,派息比例越高,說明公司對中小股東越友好。
對標雙循環和碳中和
構建全新營銷網絡
東北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鄧利軍認為,上市公司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領頭兵”,其加大研發投入所帶來的技術提升,有利于穩固企業“護城河”,進一步加強自身競爭優勢。同時,上市公司增加研發投入有助于提升我國科學技術水平,從而通過技術創新反哺經濟,使得經濟增長由“量增”變為“質增”。研發投入的強度也進一步反映了我國在國與國競爭之中的核心競爭力,有利于增加我國的核心競爭力。
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度,建科機械研發費用2668.67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5.72%,較2019年同期增長27.20%。報告期內,公司新增有效發證專利32項,其中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29項,外觀設計專利2項;獲軟件著作權2項。截至2020年年底,公司共擁有有效發證專利385項,其中,發明專利203項,實用新型專利177項,外觀設計專利5項;獲軟件著作權16項。
2020年,建科機械成功研制出智能化地下綜合管廊網片焊接生產線、智能化斜拉橋主塔網片焊接生產線和智能化蓋梁骨架焊接生產線等多項產品并推向市場。智能化生產線幫助下游企業積極響應智造創新雙循環新格局,有助于有關企業碳中和的需求,對推動工程施工的智能化、自動化、專業化起到了有益的助力。
“對上市公司而言,高質量發展是當前的重要路徑,而創新和研發水平直接決定著上市公司技術層面‘護城河’的高低。因此,加大研發和專利投入,對上市公司的高質量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對于2021年度的工作重點,建科機械表示:一方面,公司將進一步加大研發力度,及時準確地把握市場需求變化,不斷研發契合或引領市場需求的新產品。另外,未來將貫徹“供給側”改革的理念,抓好“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機遇,持續加強營銷網絡布局,加大全方位創新力度,努力實現業績穩步提升,此外,秉承“中國智造,筑夢全球”的理念,以打造優秀民族品牌為己任,不斷拓展市場,以打造集研發、生產、專業軟件開發、銷售為一體的全球一流智能化鋼筋加工裝備供應商為發展目標,成為智能化鋼筋加工裝備領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編輯 白寶玉)
23:24 | 阿里云打造全球云計算一張網 為中... |
23:24 | 小鵬汽車一季度毛利率提升 劍指第... |
23:24 | 浙江黎明:多元布局激發增長新動力 |
23:24 | 愛仕達擬收購錢江機器人7%股權 加... |
23:24 | 興業銀錫:以“資產整合+技術協同... |
23:24 | 多晶硅價格有望止跌企穩 企業持續... |
23:24 | 科德教育:十堰市國資委擬成為公司... |
23:24 | 新規護航核電產業發展提速 相關上... |
23:24 | 直擊文博會:文化頂流“戀上”科創... |
23:24 | “赴港賣險”新現象說明了什么 |
23:24 | LPR下調后房貸利率區域分化明顯 北... |
23:24 | 險資密集加倉高股息資產 銀行股尤...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