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王明山
今年以來,A股市場一掃去年的頹勢不斷上攻,主要指數全面上漲、市場交易量不斷走高,多數投資者抹去了去年的虧損。不過,《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在A股市場及權益市場普遍回暖之際,仍有少部分權益基金踏空了今年以來的反彈行情,在今年的整體回報情況竟是虧損狀態(tài)。
具體來看,不同份額基金合并統(tǒng)計后,共有20只權益基金未能在今年以來取得正回報。而剛剛披露的基金2018年年報也揭示了其背后的原因:背后的基金經理要么是誤判了今年A股市場的行情、要么是更擅長在債市進行資產配置,保持了低倉甚至空倉的策略,去年四季度末,這20只權益基金中有14只基金的持股倉位為0。
91只基金年內業(yè)績虧損
20只權益基金在列
今年以來,A股市場強勢反彈、債券市場持續(xù)慢牛、美股迎來估值修復,公募基金市場理應是全面豐收的局面。事實卻不盡然如此,《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fā)現,今年以來(截至4月5日,下同),成立于今年之前的開放式基金產品中,共有91只基金未能取得正收益,在今年A股市場的反彈行情中未能為其持有人帶來正回報。
整體來看,業(yè)績表現最差的兩只基金在今年以來已經虧損超過30%,不過,觀察兩只基金的單位凈值走勢可以發(fā)現,他們在今年一季度期間疑似遭遇了資金的大額贖回,致使其單位凈值在短期內出現較大波動。而兩只基金披露的2018年年報中均顯示有較高的機構投資者持有比例,有可能是機構資金的動作使得基金凈值出現異常波動。
在排除凈值出現異常波動的產品外,未能取得正回報的基金以純債型基金和黃金QDII基金居多。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91只業(yè)績仍然虧損的基金中純債型基金有54只,占比近六成;另外,易基黃金QDII基金、諾安全球黃金QDII-FOF等黃金QDII基金以及易方達黃金ETF、國泰黃金ETF等產品也均未能取得正回報。
而在權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靈活配置型基金)中,也有20只基金在年內處于虧損狀態(tài),不禁讓人詫異。《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fā)現,20只權益基金在今年以來的虧損并不大,這20只基金在今年以來的平均回報率為-0.66%,即便是業(yè)績最差的權益基金在今年以來的虧損也僅有2.99%。
基金年報揭秘:
持股倉位較低是主因
今年A股市場的全面反彈,再加上背后基金經理的主動資產配置能力,即便是重倉持有了部分股價表現不佳的股票,也很難實現基金業(yè)績的虧損,在這樣的背景下,基本可以判斷,這些基金并沒有在今年以來配置比較高倉位的持股水平,更多的基金資產是放在了債券市場及其他市場上,從而踏空了今年A股市場行情。
不久前披露的基金2018年年報印證了這一觀點。基金年報披露的基金對股票資產的持有比例顯示,上述20只權益基金中,有14只基金在去年四季度末的持股比例為0,當然這也符合基金合同的規(guī)定,14只基金全部是持倉要求在0-95%的靈活配置型基金,按照今年以來這14只基金的業(yè)績表現預測,這些基金在今年以來仍保持了空倉運行。
另外6只基金雖然沒有空倉,持股倉位也均處于較低水平。《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fā)現,截至去年四季度末,此20只權益基金的平均持股倉位僅有12.56%,遠遠低于公募基金市場上權益基金的持股倉位水平,擁有數據統(tǒng)計的全部2071只權益基金的平均持股倉位為58.12%。
除持股倉位較低之外,重倉持股的差別也是這些基金業(yè)績較差的原因之一。記者梳理發(fā)現,6只低倉位運行的基金在去年四季度末重倉持有的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銀行股,在今年的反彈行情中,漲幅相對較小。
為何選擇空倉或低倉位運行?可以從這些基金在去年的表現中找到答案,《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在A股市場大幅調整的去年,這些基金就因為低倉位運行避免了大幅虧損,因而“嘗到了甜頭”:20只權益基金,在去年全年的平均回報率為0.03%,有12只基金更是成功獲得了正回報。
觀察基金年報中基金經理對于今年市場的判斷,也能夠印證基金經理選擇低倉甚至空倉運行的原因。
《證券日報》記者逐一梳理了20份基金年報中對后市的研判,除了個別基金年報中未提及后市展望外,另外十余份年報對于A股市場的判斷大多選擇了回避,并更多地談及對今年債券市場的分析,不過也有基金經理坦言誤判市場走勢、以及表示更多地關注債券市場。
23:24 | 阿里云打造全球云計算一張網 為中... |
23:24 | 小鵬汽車一季度毛利率提升 劍指第... |
23:24 | 浙江黎明:多元布局激發(fā)增長新動力 |
23:24 | 愛仕達擬收購錢江機器人7%股權 加... |
23:24 | 興業(yè)銀錫:以“資產整合+技術協同... |
23:24 | 多晶硅價格有望止跌企穩(wěn) 企業(yè)持續(xù)... |
23:24 | 科德教育:十堰市國資委擬成為公司... |
23:24 | 新規(guī)護航核電產業(yè)發(fā)展提速 相關上... |
23:24 | 直擊文博會:文化頂流“戀上”科創(chuàng)... |
23:24 | “赴港賣險”新現象說明了什么 |
23:24 | LPR下調后房貸利率區(qū)域分化明顯 北... |
23:24 | 險資密集加倉高股息資產 銀行股尤...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