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一般為被動指數型產品,但也有一部分進行主動管理的產品正在快速發展,在全球最大的ETF市場上這一趨勢愈發明顯。
來自中證指數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美國市場主動管理型ETF一共有257只,總規模為695億美元,占ETF全市場規模的2.06%。雖然整體規模不大,但相比2017年底,產品數量增加了50只,規模增加了238億美元。尤其是全球傳統ETF在2018年凈流入量下降30.5%背景下,這一規模增速明顯。主動管理ETF的規模集中度較高,產品規模排名前15的基金占全部產品71%左右。
從資產類別來看,除貨幣類ETF外,其他各資產類別ETF在2018年均實現了規模正增長,其中固定收益類增長達60.9%,權益類增長19.2%,大宗商品類增長了125.1%。
其中,固定收益類ETF在主動管理ETF中占據絕對優勢,2018年新增22只產品,98只產品規模達544億美元。權益類ETF新增28只,數量達99只,規模94億美元。
主動管理型固定收益ETF能夠脫穎而出,一方面是部分債券不能進行純被動管理,另一方面是由美元加息背景下,短久期債券等產品受市場追捧所致。目前,美國規模最大的主動管理ETF為太平洋資產管理短久期增強債券ETF,規模為121.9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主動管理ETF也是金融創新的一個主要方向。隨著流入ETF的資金逐漸超越主動管理基金,許多資產管理公司開始迫切地尋求主動管理與ETF的結合。一是出現了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主動管理ETF,2018年誕生了首只真正意義上采用AI管理的ETF——AI驅動股票ETF。這只引發眾多關注的產品短期業績平平,由于其開創了新的投資模式,仍受外界關注。二是領航集團推出了低費率主動管理因子ETF,將高流動性的模型驅動策略進行主動管理,同時保持了低費率。三是有小公司開始探索非透明的交易所交易產品,避免主動管理持倉過早暴露,這種新形式產品被稱作交易所交易管理基金。目前NextShares系列產品有18只產品,規模近2億美元。
23:35 | 債市“科技板”發力顯效總規模逾28... |
23:35 | 監管“零容忍”不容“看門人”再裝... |
23:35 | 制造業“綠”發展 經濟社會轉型步... |
23:35 | 政策暖風頻吹 機器人產業迎強勁動... |
23:35 | 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明日發布... |
23:35 |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9460億元逆回購到... |
23:35 | 莫被各種花式“股神”迷了眼 |
23:35 | 以吸收合并開創資源整合新局面 新... |
23:35 |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 |
23:35 | “端午經濟”升溫 “健康”小粽子... |
23:35 | 公募降費進行時:超千只基金年管理... |
23:35 | 券商熱議新消費 資本同向掘新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