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ETF給基金行業帶來巨大驚喜。強大的吸金能力帶來規模的突破,指數投資方式得到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認可,基金公司開始期待ETF黃金時代的到來。發行創新產品、增加流動性服務商、降低費率,為搶奪風口,基金公司在ETF上的較量逐漸升級。
去年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的火爆僅僅是一個開始。目前基金公司在ETF上的較量逐步升級:申報發行ETF創新產品、為存量ETF增加流動性服務商、拼費率、專戶產品參與ETF期權交易……領先的公司希望繼續做大規模擴大優勢,后來者希望快速跟上,占據一席之地。
統計顯示,目前場內各類ETF凈值規模接近6000億元大關,而且仍在不斷增長中。基金公司的ETF風口之爭愈發激烈。
公募多措并舉
擴大ETF市場優勢
經歷了去年的大擴容,處于領先位置的公司在力爭擴大優勢,他們的著力點包括繼續完善產品線、推出SmartBeta產品以及提升產品流動性。
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總監徐猛表示,華夏基金已經擁有跟蹤權重指數、中小盤指數、境外指數等標的的13只股票型ETF,今年將繼續完善中小盤成長股產品線,推出基于創業板的SmartBeta產品,積極籌備商品ETF,拓展境外指數產品,完善部分主題指數或行業指數產品線。
嘉實基金也表示,SmartBeta策略衍生的ETF產品可以成為更為細分而優質的底層工具,嘉實基金將陸續推出基于寬基及行業的SmartBeta產品,為投資者提供更豐富的資產配置選擇。
廣發基金指數投資部負責人稱,廣發基金將多方面擴大ETF領域的優勢:一是重點做大優勢品種,如創業板ETF、中證500ETF、傳媒ETF等;二是布局有特色或具前瞻性的品種,新產品主要面向SmartBeta、商品ETF、海外ETF等。
華泰柏瑞指數投資部總監柳軍透露,華泰柏瑞基金將在完善寬基產品線的基礎上,發展特色產品,包括傳統寬基指數ETF和SmartBeta兩個維度。柳軍認為,SmartBeta產品基于因子投資策略及其工具化特征,將滿足機構投資者對指數產品的多樣化需求。未來FOF和年金類產品投資需要特色更加鮮明的策略類和工具類產品作為資產配置的底層標的,SmartBetaETF將成為有效對接這一巨大需求的切入點。
除了推出創新產品,存量ETF的流動性管理也被多家基金公司當做重中之重。
徐猛表示,在提升ETF產品的流動性方面,華夏基金將繼續加大投入,增加更多的做市商為ETF產品提供流動性;促進ETF持有人的多元化,鼓勵配置型投資者、套利交易者、短線交易者等投資者參與ETF投資。
柳軍和廣發基金指數投資部負責人同樣表示,從公司發展的角度,會首先鞏固寬基ETF產品的先發優勢,在規模、流動性、客戶數量以及各項投資交易指標方面,不斷提升ETF流動性、降低跟蹤誤差,讓更多的投資者能夠以更低的沖擊成本買到自己需要的ETF產品,通過服務吸引更多客戶,擴大ETF規模,提升ETF產品競爭力。
在完善產品線、強化流動性之外,做好ETF產品的精細化投資管理,也成為業內領先公司的一項重要工作。徐猛表示,華夏基金會進一步完善ETF的風險控制、大額申購贖回的處理機制,控制ETF的運作風險,完善停牌股票的現金替代標識設定依據,建立長期停牌股票復牌后是否需要代理買賣股票的邏輯等,加強ETF投資過程的精細化管理。
打造ETF流動性等
核心競爭力
在公募基金不惜重金投入資源的同時,市場上也存在對ETF核心競爭力的不同解讀。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一款成功的ETF產品應該具備規模大、流動性好、折溢價率低以及跟蹤誤差小等特征。徐猛表示,為了提高產品的競爭力,華夏基金將從投資管理的系統化、運作管理的流程化、投資者服務的全面化等方面著手。“華夏基金已經開發了ETF籃子系統、指數投資系統、ETF實時監控系統及業績歸因系統等,以提高投資管理效率,為未來大規模、多產品的投資管理做好系統支持準備;同時,還會繼續加強對市場以及投資者需求的研究,從單一向投資者提供資產配置的工具轉為向投資者提供全面的資產配置解決方案。”
易方達基金經理成曦也認為,ETF是指數投資中效率最高、費率最低且最便捷的工具,規模、流動性、跟蹤誤差等指標都是構成ETF產品是否受投資者歡迎的重要因素。
華南某大型基金公司ETF基金經理認為,ETF是一個非常考驗基金公司運營能力的工具型產品,ETF的核心競爭力是一個綜合指標。市場上曾出現過多次ETF運行風險事件,所以,ETF的風控非常重要。“建議投資者盡量選擇大型基金公司或者ETF運營管理零風險公司的產品。”
在以上各類指標中,流動性指標尤其受到基金公司的重視,一段時間以來,陸續有多家公募投入資源增加ETF流動性服務商。
柳軍認為,ETF產品最核心的競爭力是流動性,流動性不僅體現為日均成交金額等指標,建立在產品有效規模和產品客戶數量基礎之上的流動性才是最核心的指標。“理想的產品流動性是一個金字塔結構,足夠多的小額成交構成ETF產品流動性基礎,這種產品的流動性具有可持續性,在成交速度、沖擊成本和交易效率上都有顯著優勢。”
成曦和華南某大型基金公司ETF基金經理也認同這樣的觀點,流動性越好場內購買沖擊成本越小,國內跟蹤相同標的的ETF數量不少,而流動性基本決定了產品的發展態勢。
“總的來說,ETF是一個綜合性的金融產品,指數跟蹤效率、偏離度是ETF的基礎,費率是影響ETF收益的關鍵變量,流動性是ETF能夠持續增長的核心因素之一……優秀的ETF在各項指標上都不能有短板。”成曦說。
23:35 | 債市“科技板”發力顯效總規模逾28... |
23:35 | 監管“零容忍”不容“看門人”再裝... |
23:35 | 制造業“綠”發展 經濟社會轉型步... |
23:35 | 政策暖風頻吹 機器人產業迎強勁動... |
23:35 | 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明日發布... |
23:35 |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9460億元逆回購到... |
23:35 | 莫被各種花式“股神”迷了眼 |
23:35 | 以吸收合并開創資源整合新局面 新... |
23:35 |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 |
23:35 | “端午經濟”升溫 “健康”小粽子... |
23:35 | 公募降費進行時:超千只基金年管理... |
23:35 | 券商熱議新消費 資本同向掘新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