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企業國有資產方面,2017年,國有金融企業資產總額241.0萬億元,負債總額217.3萬億元,形成國有資產16.2萬億元。全國金融企業所投境外機構資產規模18.1萬億元。
亮家底,國務院首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
昨日,《2017年度國有資產管理情況的綜合報告》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83.5萬億元,負債總額118.5萬億元,國有資本及權益總額50.3萬億元。全國國有企業境外總資產16.7萬億元。這是《中共中央關于建立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的意見》頒布后,國務院第一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也是國有金融資產第一次向全國人民報清“明白賬”。
具體來看,在企業國有資產(不含金融企業)方面,2017年,中央國有企業資產總額76.2萬億元,負債總額51.9萬億元,國有資本及權益總額16.2萬億元,資產負債率68.1%;地方國有企業資產總額107.3萬億元,負債總額66.6萬億元,國有資本及權益總額34.1萬億元,資產負債率62%。
在金融企業國有資產方面,2017年,國有金融企業資產總額241.0萬億元,負債總額217.3萬億元,形成國有資產16.2萬億元。全國金融企業所投境外機構資產規模18.1萬億元。
在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方面,2017年,中央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總額4.2萬億元,負債總額0.9萬億元,凈資產3.3萬億元。其中,行政單位資產總額0.7萬億元,事業單位資產總額3.5萬億元;地方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總額25.7萬億元,負債總額8.6萬億元,凈資產17.1萬億元。其中,行政單位資產總額8.2萬億元,事業單位資產總額17.5萬億元。
報告匯總中央和地方情況,2017年,全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總額30萬億元,負債總額9.5萬億元,凈資產20.5萬億元。其中,行政單位資產總額8.9萬億元,事業單位資產總額21.1萬億元。
在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方面,報告認為,要完善國有資產監督體系,有效防范國有資產流失。包括不斷完善出資人監督工作體系,形成出資人監管、審計、紀檢監察、巡視等的監督合力;完善加強和改進企業國有資產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制度體系,逐步建立職責明確、流程清晰、規范有序的責任追究工作機制;完善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審計監督體制機制,推進審計全覆蓋;加強境外國有資產監督,規范境外國有企業財務投資管理行為。
報告指出了下一步五方面工作安排,一是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實現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包括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好降杠桿減負債等工作,切實防控債務風險;推進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改革,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推進中央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改革,加快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等。
二是以管資本為主加強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切實防范金融風險。夯實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法規制度體系,健全國有金融機構激勵約束機制,落實國有金融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優化國有金融資本戰略布局,推動國有金融資本向重要行業、關鍵領域、重要基礎設施和重點金融機構集中;完善國有金融機構授權經營體系,推動國有金融機構履行好服務實體經濟和防控金融風險的主體責任;完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加強股權董事監事實質化管理,引導國有金融機構降低組織結構復雜程度。
三是優化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配置,更好服務于高效履職和風險防范。降低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成本,推動行政單位更加注重加強標準制定,事業單位更加注重資產配置合理性,確保提供公共服務的質量不打折扣;深入推進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相結合,促進資產管理更好服務于部門預算管理;加快建立健全相關會計核算體系,準確掌握各類資產情況,加強監測預警。完善國家文物登錄制度,健全文物資源資產動態管理機制;推動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立法,加強和規范對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
四是建立完善自然資源資產報告制度,客觀反映保護成效和運營效益。
五是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推動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水平提升。
23:27 | 新能源車企宜從三維度構建技術護城... |
23:27 | 雷沃智慧農業智能拖拉機制造基地正... |
23:27 | “產學研”融合發展 推動廣東商業... |
23:27 | 年內15部潛力大片待映 暑期檔、國... |
23:27 | 大中礦業“鐵礦+鋰礦”雙輪驅動格... |
23:26 | 河北銀行股權拍賣屢屢遇冷 |
23:26 | 年內超1900只公募產品變更基金經理 |
23:26 | 強化業績比較基準約束 推動公募行... |
23:26 | 年內險企“補血”規模超530億元 |
23:26 | 中小銀行改革化險提速 多家村鎮銀... |
23:26 | “硬本領”“軟實力”已成中國品牌... |
23:26 | 如何看待一季度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