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一鳴
“今年以來,A股三大股指連續回調,特別是去年漲幅較大的一些熱門賽道股,在獲利回吐的壓力之下出現較大幅度下跌,而低估值藍籌股則逆勢反彈,市場的風格如期切換。”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據記者梳理,月內滬指累計下跌3.22%,期間共有3322只個股呈現調整態勢,占可成交個股比例達70.64%。包括金辰股份、長江材料、宇晶股份、內蒙新華、延安必康、美邦股份等在內的20只個股期間均回調30%以上。
在此背景下,部分個股逆市走強。據統計,月內14個交易日期間,A股共有65只個股股價創出歷史新高。
具體來看,65只個股呈現兩大特征:
首先,業績表現良好。從25家公司披露的2021年年報預告來看,共有24家公司業績表現預喜,占比96%。其中,熱景生物凈利潤有望實現同比增長1996.97%。此外,藏格礦業、九安醫療、耐普礦機、永興材料、明德生物、東方生物、振華科技、翠微股份、博拓生物等9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實現同比翻番。
其次,中小市值個股居多。即使在本周五A股上演“二八行情”,權重股集中護盤,中小盤個股殺跌。但從本月數據來看,65只個股中,最新A股市值低于90億元的個股達48只,占比73.85%。
與此同時,個股處于好的賽道也是其股價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上述65只個股主要集中在醫藥生物、機械設備等申萬一級行業,涉及個股數量分別達17只、12只。
廣州圓石投資醫藥行業首席研究員李益峰看來,“三醫”聯動等政策驅動行業創新,人口老齡化、全球醫藥產業轉移、創新技術百花齊放以及進口替代加速是支撐醫藥行情走強的基礎。
粵開證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認為,制藥行業內部板塊分化明顯,仿制藥行業利潤趨薄,創新藥行業利潤攀升,一批布局創新藥的制藥企業逐漸脫穎而出,行業在規范化、集中化發展中去蕪存菁,競爭格局未來有望改善。
展望A股下周行情,業界表示,A股仍將會出現明顯分化,部分高估值品種短期仍有調整壓力,但在低估值品種的支撐下,大盤下行風險較小,加上臨近春節,市場的波動率會開始收斂,預計下周大盤會震蕩探底回升,重回年線之上。
圖為:部分創新高個股基本面一覽
制表:徐一鳴
(編輯 崔漫 上官夢露 策劃 張穎)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09:54 | 易方達基金:增加發行基于業績比較... |
09:54 | 經營逐步向好 曙光股份重現“曙光... |
09:53 | 周末重磅發布!由降轉漲!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