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5月19日,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明在2025全球投資者大會上表示,今年以來,社保、保險、年金等中長期資金累計凈買入A股超過2000億元,反映出中長期資金加速流入與股市穩中有漲的良性循環正在形成。
自去年9月份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以來,中長期資金入市實施方案、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等舉措先后落地,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逐步擴容,入市長錢穩步增多。
市場人士認為,隨著中長期資金舉措逐步落地實施,入市堵點、卡點消除,將為資本市場帶來更多穩定的長期增量資金。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楊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長期資金增量擴容,一方面將優化資本市場資金結構,降低短期投機交易占比,從而平抑市場波動,增強市場韌性,另一方面,中長期資金戰略導向與長期屬性能夠精準對接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助于破解企業研發投入的“短期回報困境”,推動產業鏈向高端躍遷。此外,社保基金、年金基金等資金通過權益投資將居民儲蓄轉化為資本要素,不僅優化社會融資結構,更通過提升直接融資比重降低實體經濟杠桿風險。
中長期資金入市制度逐步完善
新“國九條”提出,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持續壯大長期投資力量。此后,中長期資金入市迎來突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
今年1月份,中央金融辦、中國證監會、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圍繞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堵點、卡點,提出了一系列更加具體的舉措。
隨后,公募基金、保險資金入市舉措加速落地。從公募基金來看,1月份,證監會印發《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推動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規模和比例明顯提升,強化指數基金資產配置功能,為中長期資金入市提供更加便利的渠道。5月7日,證監會印發《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優化主動管理權益類基金收費模式,強化基金公司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對基金投資業績全面實施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等,引導行業由規模導向轉為業績導向,引導長期投資。5月16日,26家基金公司上報了首批基于業績比較基準的創新浮動費率基金。
今年以來,權益類基金發行規模大幅增長,尤其是ETF。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5月20日,年內全市場ETF新增124只,同比增長113.79%,發行規模967億元,同比增長164.74%。其中,114只為股票型ETF,同比增長100%,發行規模為738億元,同比增長132.7%。與此同時,截至5月19日,年內資金凈流入股票型ETF超過2000億元。
保險資金入市方面,4月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將部分檔位償付能力充足率對應的權益類資產比例上調5%,進一步拓寬權益投資空間。5月7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表示,進一步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試點范圍,近期擬再批復600億元,為市場注入更多的增量資金;調整償付能力監管規則,將股票投資的風險因子進一步調降10%,鼓勵保險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據公開信息統計,截至目前,三批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總規模累計達2220億元。近期,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批復同意中國人壽集團旗下資產公司參與第三批保險資金長期投資改革試點。
此外,4月份,A股出現波動,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發布公告表示,“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主動融入國家發展戰略,近日已主動增持國內股票,近期將繼續增持”。
楊超表示,自《指導意見》及配套實施方案落地以來,監管層通過優化考核機制、放寬投資比例限制、創新金融工具等系統性改革,為長期資金入市掃清了制度障礙。
“目前,政策護航下的資金‘蓄水池’效應已為市場構筑了底線支撐。未來若能與基本面復蘇形成共振,A股有望步入‘穩中有進、結構優化’的通道。”楊超表示。
推動長周期考核機制落地
后續,長周期考核機制落地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公募基金方面,《行動方案》提出,“對基金投資收益全面實施長周期考核機制,其中三年以上中長期收益考核權重不低于80%”。
在市場人士看來,后期隨著長周期考核機制落地實施,將緩解短期市場波動對機構投資行為干擾,優化市場投資結構,增強投資穩定性。楊超認為,長周期考核機制的落地是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核心抓手,此舉有望扭轉“短錢長投”的錯配問題。
綜合公募基金、社?;鸺氨kU資金等渠道,楊超預計,2025年A股將獲約萬億元增量資金注入,這一進程與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改革形成共振,將加速A股從交易型市場向配置型市場轉型。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國內策略分析師李求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長期資金具備穩定性、專業性和可持續性等優勢,有助于推動資本市場平穩運行、提升市場定價效率、推動金融產品創新、塑造健康良性的資本市場生態。
11:49 | 業績分紅雙提升 山西證券2024年度... |
11:31 | 文遠知行與騰訊云戰略升級 “數據... |
11:31 | 華住集團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酒店營... |
11:30 | “車險好投保”平臺上線運行三個月... |
11:29 | 信也科技2025年一季度國際業務營收... |
11:27 | 美圖公司獲阿里巴巴2.5億美元投資 ... |
11:26 | 川環科技榮獲2024年度“上市公司投... |
11:26 | 潤澤科技2025年中期利潤分配預案通... |
11:22 | 聯翔股份上市三周年再發力 斬獲深... |
11:20 | 文心X1 Turbo獲信通院“4+級”最高... |
10:21 | 騰訊發布首個工業級AIGC游戲內容生... |
08:54 | 國壽養老積極助力企業年金自動加入...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