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11月9日,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在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科技創新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第一動力。上市公司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是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的標志,是強化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前提,是新時代創造價值的關鍵,此外,上市公司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可以參考成功經驗。
資本市場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提供源源不斷“活水”
宋志平表示,回顧歷史,歷次工業革命的成功,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的助推器、放大器作用功不可沒。今年是股票發行注冊制全面實施之年,發展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邁入新階段,必將為我國上市公司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提供強大助力。
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應有之義,是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內在要求。資本市場促進了創新資本的形成,通過風險投資、股債融資、并購重組等安排,能把各類資金高效轉換為資本,為不同生命周期的創新型企業賦能,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源源不斷的“活水”。
近年來,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日臻完善,各板塊各司其職,基本覆蓋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提供經營發展所需要的資金,服務上市公司的發展壯大。截至10月末,我國境內上市公司總數突破5300家,總市值近8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今年以來,科創板、創業板和北交所IPO公司數量和募資總額,均超過全部IPO公司的八成,顯示出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發展的巨大支持。
各類優質企業能夠獲得有針對性的股票發行融資渠道,也就擁有了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的動力。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研發支出1.05萬億元,同比增長10.79%。三季度末,上市公司共擁有發明授權26.56萬件。
上市公司要用好新型舉國體制優勢
不斷提升自身綜合實力
宋志平表示,科技創新是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第一動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上市公司作為國民經濟的基本盤和資本市場的基石,面對紛繁復雜的國內外發展環境,要著力提升自身治理能力、競爭能力、創新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回報能力。我國超大市場規模優勢給科技創新活動帶來廣闊空間,上市公司要用好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基礎研發,縮短科技轉化鏈條,按照“新質生產力”要求,不斷提升自身綜合實力。
上市公司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是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的標志。創新能力是世界一流企業區別于一般企業的最重要標志。世界一流企業通常將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擁有大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能力,并持續在關鍵技術、前沿技術等方面進行探索與突破,是推動行業技術進步的引領者以及傳統技術和模式的顛覆者。從國際知名企業發展歷程來看,大多數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國際知名企業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就是因為始終在技術創新上保持優勢,為企業發展創造不竭動力,保證企業成長潛力大、可持續發展能力強。
上市公司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是強化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前提。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創新能力是企業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保持競爭優勢和持續發展的基礎。通過提升創新能力,企業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能夠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能夠及時根據市場變化調整經營戰略和方向,不斷發掘新商機;建立積極進取的企業文化,提升員工滿意度和忠誠度,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提升產品附加值。
上市公司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是新時代創造價值的關鍵。中國式現代化對上市公司發展提出了新要求,傳統觀念中的大而全、高增長不再是公司價值的唯一目標。科技創新推動的全要素生產率提升,成為長期經濟增長的根本驅動力。科技創新的硬實力,愈發被市場看重,苦練內功方能由內而外凸顯公司價值,能夠帶來新價值的公司必將站上新時代發展的潮頭,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提供堅實基礎。寧德時代、比亞迪、隆基綠能等公司之所以能夠得到投資者青睞,離不開它們自身擁有鮮明的創新特質。
上市公司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可以參考成功經驗。創新是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既有規律可循,也有模式可依。企業創新要注重進行有目的、有質量、有效益、有價值的創新,減少盲目創新的風險。創新要把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組織創新、機制創新等結合起來;要研究自主創新、集成創新、持續性創新、顛覆性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不同創新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創新;既要重視高科技創新,也要重視中科技和低科技創新的作用。
宋志平表示,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是全國性上市公司自律管理組織,圍繞“服務、自律、規范、提高”宗旨,致力于推動資本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為上市公司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提供支持,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愿與各方一道,鼓勵引導更多長期資金加大對科創企業的支持力度,持續提高我國企業科技創新水平,夯實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基礎,為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實現中國式現代化作出貢獻。
(編輯 何帆)
11:52 | 共議金融助力文化和旅游業成為支柱... |
11:49 | 融合化、轉型化、市場化——2025年... |
11:44 | 即時配送行業迎變局 順豐同城獲市... |
11:44 | 北信源亮相第十屆軍博會 |
11:44 | 太力科技登陸創業板 |
11:30 | 中國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報告(2025... |
10:56 |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明最新發聲! |
10:52 | 周大福珠寶上海首家新形象店開幕 |
10:46 | 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發展:促進... |
10:41 | 借助政策支持和金融創新等多元手段... |
10:35 | 中廣天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彭... |
10:31 | 北京、上海新房價格環比上漲!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