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希淼
2020年1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并強調要運用降準資金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此前的2019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這是民營和小微企業改革發展領域的第一份中央文件。
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驗表明,民營和小微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融資是影響民營和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面。下一步,應把民營和小微企業真正當成銀行的“用戶”,從信貸支持、直接融資、增信體系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逐步破解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等問題,為民營和小微企業改革發展創造更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此外,民營和小微企業存在融資困境,問題并不完全在于金融業,還應跳出金融看金融。
第一,優化銀行機構體系,充分發揮銀行業機構主力軍作用。一方面,進一步優化銀行機構體系,在推動大型銀行下沉服務重心的同時,大力發展民營銀行和社區銀行等中小銀行。在我國,中小銀行與民營和小微企業“門當戶對”,有著天然的相容性。必須采取更多措施,完善制度安排,優化發展環境,從體制機制上消除阻礙中小銀行發展的不利因素,推動中小銀行有能力、有意愿更好地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另一方面,在對接民營和小微企業續貸需求的同時,積極破解“首貸難”問題。微眾銀行·銀行用戶體驗聯合實驗室發布的2019《銀行業用戶體驗大調研報告》顯示,近八成小微企業主了解過銀行貸款,了解的主要方式是自己主動找銀行咨詢或通過銀行線上渠道查詢,但63.5%的小微企業主表示銀行貸款申請手續麻煩;而有過銀行貸款經歷之后,94.4%的小微企業主愿意繼續使用銀行貸款。因此,有關方面應從政策支持、服務模式、激勵機制等方面采取措施,有效破解“首貸難”。
第二,發展資本市場,提高民營和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比例。長期以來,我國以間接融資為主導的金融體系對民營和小微企業和創新經濟支持不足,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宏觀杠桿率偏高。因此,要下大力氣推動資本市場改革,進一步完善股票發行和再融資制度,提高民營和小微企業IPO和再融資審核效率,充分釋放市場機制活力,不斷提高直接融資比例,提高民營和小微企業在資本市場募集資金的能力。要立足民營和小微企業實際情況和真實需求,協同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和小微企業在科創板、創業板、新三板以及區域性股權市場等上市掛牌,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債券發行、擴大定向可轉債適用試點以及創新創業債試點,擴大民營和小微企業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規模,進一步拓寬企業多元化融資渠道,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
第三,進一步優化增信體系,不斷完善風險分擔、補償機制。民營和小微企業普遍存在缺數據、缺征信、缺擔保等“三缺”現象。為此,應進一步建立健全企業、銀行、政府各方責任共當和損失分擔機制,如不斷完善政府主導的融資擔保體系尤其是民營和小微企業信貸擔保體系,建立民營和小微企業風險補償基金,減少民營和小微企業“三缺”對融資的影響。與此同時,推動擔保費率逐步降低。同時,充分發揮金融科技在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中的作用,一方面彌補企業信用數據較少等不足;一方面提升金融服務質效。如,深化區塊鏈技術應用,搭建供應鏈金融區塊鏈平臺,將基于核心企業的銀行授信傳遞到鏈上企業;搭建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縮短貸款審批流程,提升貿易融資效率。此外,應構建和完善針對民營和小微企業的征信體系和失信懲戒機制,提升民營和小微企業信用基礎水平,改善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信用環境。
需要強調的是,緩解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應充分運用“用戶體驗”思維,讓企業真實感受到金融服務改進和提升,增強獲得感,增強信任感。為此,金融機構應將提升民營和小微企業服務納入到全行戰略規劃,真正建立起“以用戶為中心”的服務體系,培育先進的服務文化,推動服務渠道協同發展和資源整合,努力為用戶提供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方式的“AAA”(Anytime、Anywhere、Anyhow)服務。
不過,民營和小微企業存在融資困境,問題并不完全在于金融業,還應跳出金融看金融。當前,應進一步加強相關機制建設,為金融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創造更好條件。如加快企業結構調整,加快困難企業重組,強化“僵尸企業”退出;完善信用基礎設施建設,搭建區域乃至全國的大數據平臺,增進信用信息共享。對民營和小微企業而言,要加強與金融機構溝通,全面、真實、準確地披露自身信息,增進銀企互信。同時,要注意穩定企業杠桿,防止產生新的過剩與庫存。
此外,還應加強民營和小微企業基礎管理素質教育與培訓,更好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不斷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從根本上改變和提升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能力。
(作者系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
00:25 | 智造筑基強動能 研發領航拓新局東... |
00:25 | 錦波生物股價、市值雙雙位列北交所... |
00:25 | 差異化競爭突圍 斗魚一季度總收入9... |
00:25 | 天齊鋰業:對新能源行業長期發展有... |
00:25 | 金發科技海外業務實現快速發展 |
00:25 | 年內110家上市公司參與設立產業并... |
00:25 | 智能云業務增長強勁 百度一季度營... |
00:25 | 中鐵工業:以新質生產力擦亮中國建... |
00:25 | 滬硅產業擬70.4億元購買新昇晶投等... |
00:25 | 多家旅游上市公司擬再融資投建基礎... |
00:25 | 券商最新App月活人數達1.67億 AI智... |
00:25 | 已有部分銀行大額存單利率降至“1...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