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召開會議,用228個字提出我國資本市場下一級段的工作重點。
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堅持穩中求進,以科創板改革為突破口,加強資本市場頂層設計,完善基礎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扎實培育各類機構投資者,為更多長期資金持續入市創造良好條件,構建良好市場生態,增強資本市場的活力、韌性和服務能力,使其真正成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證事聽君認為,此次會議總體上仍延續了此的“730”中央政治局會議的主基調,即繼續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時,同步推進對外開放以及內部改革。
從目前A股投資者結構來說,長線資金無論是數量還是規模都相對匱乏,這一方面容易造成市場過度震蕩、換手率偏高、投資風格激進,另一方面也使得價值發現能力不夠、缺乏價格穩定機制。
在此背景下,監管層除了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引入境外長線資金入市外,對內也鼓勵包括養老金、保險資金、銀行理財資金等多路長線增量資金入市。
繼6月13日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陸家嘴論壇上宣布了進一步擴大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9項政策措施后;7月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發布《關于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有關舉措》,再次推出11條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此外,國家外匯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透露,考慮進一步放寬甚至取消QFII額度限制。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劉向東:繼續擴大資本市場開放有利于為投資者營造良好的融資環境,提升資本市場的成熟度,同時也有助于統籌做好國際國內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提高經濟開放度,統籌用好國際國內兩種資本資源,完善開放環境下的規則對接和治理現代化機制。
制度上便利之門的越開越大,也為外資進入A股提供了更大的內生驅動力。
來自國家外匯局公布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投資額度審批情況顯示,截至8月30日,292家投資機構合計獲得1113.76億美元額度。其中,僅今年新增的獲批額度就為103.2億美元,而去年同期這一數字僅為33億美元。
疊加MSCI二次納A因子提升權重、9月23日富時羅素納A因子由5%提高至15%正式生效,以及同日標普道瓊斯指數將一次性納入A股25%的納入因子,不難看出,外資正排隊為A股“充值”。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劉向東:下一步對外開放的重點除了吸引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擴大資本市場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外,也要支持證券公司走出去,探索多元化的開放路徑,同時完善開放環境下的規則制度,如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制度,監管標準互認制度等。
除了資本市場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外,期貨市場同樣屬于重中之重。
繼2018年原油、鐵礦石、PTA期貨陸續作為特定品種向國際投資者開放后,今年8月12日,作為第四個對外開放品種,20號膠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掛牌交易。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和王亞南經濟研究院教授韓乾:積極引入境外投資者參與特定品種商品期貨交易,不僅活躍了市場,也擴大了我國商品期貨品種的國際影響力。
良好的資本市場運行機制,自然也就離不開法律的保駕護航。
本次會議著重強調,要大力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健全資本市場法治體系,加快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強化法律責任追究,大幅提高違法成本,嚴厲查處近來出現的各種欺詐違法案件,為滿足人民群眾財富保值增值等多元訴求營造良好的市場生態。
稍早前,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證監會將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堅決打擊欺詐發行、大股東違規占用、操縱業績、操縱并購、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推進證券法等法律法規的修訂,大幅提升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盤和林:
無論是證券法還是刑法的設立宗旨,都是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資本市場中的違法違規行為之所以屢禁不止,層出不窮,主要原因還是違法違規成本太低。要想從根本尚杜絕,未來還是要提高法律威懾力,在完善監管方式、執法手段、執法權限、執法機制上多下功夫,加大處罰力度,包括大幅提高刑期上限和罰款、提高罰金金額等,讓違法違規行為付出沉重的代價。
23:35 | 債市“科技板”發力顯效總規模逾28... |
23:35 | 監管“零容忍”不容“看門人”再裝... |
23:35 | 制造業“綠”發展 經濟社會轉型步... |
23:35 | 政策暖風頻吹 機器人產業迎強勁動... |
23:35 | 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明日發布... |
23:35 |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9460億元逆回購到... |
23:35 | 莫被各種花式“股神”迷了眼 |
23:35 | 以吸收合并開創資源整合新局面 新... |
23:35 |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 |
23:35 | “端午經濟”升溫 “健康”小粽子... |
23:35 | 公募降費進行時:超千只基金年管理... |
23:35 | 券商熱議新消費 資本同向掘新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