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上周,高層、多部委針對樓市密集發聲。尤其是7月23日住建部等八部門發布《關于持續整治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加大了業內對于下半年樓市調控從嚴、從緊的預期。
“此次八部門從房地產開發、房屋買賣、住房租賃以及物業服務等四方面入手,對房地產市場秩序進行全面規范,更加體系化、制度化、長效化。”在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看來,此次監管發聲,力度大、范圍廣、覆蓋全,有望解決此前房地產市場長期存在的一些“頑疾”。
7月23日,證監會行政處罰委辦公室副主任董文媛公布了適用新證券法的宜華生活、廣東榕泰、中潛股份三宗財務造假惡性案件,該批案件均處千萬元以上罰款,關鍵責任人罰款百萬元以上。
“前述部分案件,造假比例高,情節嚴重,影響極為惡劣。證監會堅決用好新證券法利劍,用重典、出重拳,維護市場信心,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董文媛如是說。
近期,中國銀保監會徐州監管分局披露的兩則行政處罰決定書讓一起“殺妻騙保”案浮出水面:為騙取1300多萬元理賠金,杜某偉駕車駛入魚塘內,將妻子陳某乙按入水中溺死,并偽造了陳某乙自己駕車意外入水死亡現場。
實際上,除上述案件,年內有多起騙保案被曝光(部分案件發生時間在今年之前),涉及車險、退貨運費險等險種,這些案件騙保手法各異,涉及保險金不等。騙保緣何屢禁不止?從記者采訪的情況來看,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行業之間存在信息壁壘,為騙保者提供了便利;二是騙保者法律意識淡薄,也缺乏保險知識。
【證券時報】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意見提出堅持從嚴審批機構,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不得上市融資;上市公司不得融資投資學科類培訓機構。已違規的,要進行清理整治。意見明確,人民銀行、銀保監、證監部門負責指導銀行等機構做好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風險管控工作,清理整頓培訓機構融資、上市等行為。
截至7月25日,多家上市公司回應“雙減”政策的影響,從表述看,公司對于政策帶來的影響均不樂觀。學大教育稱,公司主營的K12教育培訓業務預計將受到影響,其中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培訓業務預計受到影響可能較大,公司教育培訓業務營業收入占比近99%。勤上股份表示,政策將對全資子公司龍文教育的業務產生重大影響,“非營利性機構”的定位和可能的限價措施都將對其盈利能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近期,以寧德時代為首的科技股,上演了一波主升浪行情,稀土指數、鹽湖提鋰指數、鋰礦指數等多個相關指數年內翻倍式上漲,寧德時代市值更是超過招商銀行,榮登A股總市值排行榜第三位。與此同時,以貴州茅臺為首的各大傳統藍籌板塊卻出現調整,家電板塊年內跌幅接近19%,非銀金融、農林牧漁、房地產等多個板塊指數跌逾10%。
核心資產表現出現巨大分化,以寧德時代為首的新藍籌跑贏以貴州茅臺為首的傳統藍籌。因此,有機構指出,目前的市場熱點已轉向硬科技板塊,新一輪行情周期將是硬科技的盛宴,建議在高景氣的板塊中,不斷挖掘潛在的核心資產。
去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用足用好綜合改革試點關鍵一招,努力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型城市特點和規律的治理新路子,作為空間治理主責部門,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被賦予了16項綜合改革試點任務。記者獲悉,首批7個事項已全部取得重大突破。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幼鵬表示,2021年底前,將確保全面完成首批7個綜合改革事項,謀劃推出第二批重大改革項目清單,為深圳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國土空間支撐。
【中國證券報】
公告稱,公司自2020年5月起,先后與新一代專網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一代”)簽訂《產品購銷合同》,向新一代采購隧道式加密傳輸服務系統處理器、智能自組網數據通信模塊、高速數據處理嵌入式系統三款產品(以下簡稱“專網通信業務”)。自合同生效后,新一代出現了逾期供貨的情形,經公司多次催討,新一代至今仍未履行相關義務。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公司專網通信業務預付賬款余額為62.27億元,其中出現供應商逾期供貨合同金額11.51億元。若未來持續不能如約供貨或退回預付款,公司預付賬款存在損失風險。
受海外市場震蕩等因素影響,本周創業板指在盤中創出近6年新高后回落,并失守3500點。一邊上市公司半年報業績預告持續報喜,一邊是市場成交額屢破萬億元,目前機構對后市整體行情態度相對樂觀。
多家券商預計板塊極致分化有望提前終結,但市場整體大幅修正風險很低,A股拉升未完待續,下半年市場中樞也有望不斷抬高。行業配置上,除繼續聚焦科技成長板塊外,不少券商提示可關注部分消費及醫藥板塊左側的布局價值。
在科創板開市兩周年,新三板精選層、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開市即將滿一周年之際,中國證券報推出“開創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專欄,總結資本市場深改經驗,展望未來改革方向。
兩年來,科創板接納企業上市313家,IPO籌資超過3800億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和高端裝備制造行業占比合計接近75%,支持“硬科技”的集聚效應和示范效應持續增強。
兩年來,科創板總市值增至近4.9萬億元,千億市值科創巨頭達7家,培育中國科技巨頭“孵化器”本色有力彰顯。
【上海證券報】
國際金融協會(IIF)最新發布報告稱,如果未來10年全球人民幣儲備與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從1.8%上升到3%,每年流向人民幣債券市場的資金將持續超過4000億美元。
從投資結構看,當前,境外投資者集中投資于國債與政策性銀行債,信用債券市場是待發掘的“藍海”。
業內人士認為,應從基礎設施、信用評級以及市場主體披露規則等方面加以改進,推動中國債券市場開放步入縱深。
確保2021年粗鋼產量同比下降 多省部署下半年粗鋼限產減產工作
多名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除河北外的產鋼大省均實現了粗鋼產量同比增長,各省下半年減產壓力較大,產鋼大省正相繼制定壓減下半年粗鋼產量的方案,部分地區已向鋼企下達任務指標,未來或將出臺進一步細化的限產、減產政策。
去年年末舉行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曾提出目標:堅決壓縮粗鋼產量,確保2021年粗鋼產量同比下降。蘭格鋼鐵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靜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粗鋼產量5.63億噸,同比增長11.8%,2020年全國粗鋼產量10.65億噸,如果將今年粗鋼產量同比不增長作為目標,下半年粗鋼產量需控制在5.02億噸,較上半年減少6100萬噸。
從成交看,23日當天CEA成交量為11.2萬噸,成交額為638.03萬元。上線以來,CEA累計成交量483.3萬噸,累計成交額2.5億元。
“由于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偏緊,真正的賣盤很少,所以目前碳排放配額價格的上漲預期是比較強的。”上海碳交易市場的主要設計者之一、參與研究和組建上海碳交易市場架構的上海市節能減排中心副總工程師齊康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
00:09 | 科德數控正有序推進產能擴建工作 |
00:09 | 中芯國際一季度營收凈利同比雙增 |
00:09 | 年內6部國產動畫電影等待上映 能否... |
00:09 | 公司零距離 ? 新經濟 新動能 | 家... |
00:09 | 華宏科技:緊抓稀土行業發展機遇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特色產... |
00:09 | 今年以來白羽肉雞價格波動明顯 行... |
00:09 | 德系汽車三巨頭一季度業績承壓 中... |
00:09 | 外資參、控股券商業績分化 紛紛謀... |
00:09 | 中信銀行、招商銀行擬出資設立金融... |
00:09 | 72家人身險公司 一季度合計凈利超8...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