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半年報披露“正在進行時”,各公司業績分化很明顯。
由于受疫情反復、地緣沖突以及外部通脹等因素擾動,今年上半年二級市場持續波動,證券行業業績承壓成為市場一致預期,實際上一些券商上半年業績也出現了同比下滑。
不過,券業的“悲歡”并不相同。在較低的行業景氣度之下,截至目前,平安證券、東方財富和方正證券成為業界少數幾家逆市增長的券商,其中平安證券、東方財富半年凈利均取得同比兩位數增長,方正證券以14.21億元凈利同比增長近一成,創6年同期新高。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自營業務可謂券商盈利和扭虧的“勝負手”,業績超預期的券商都離不開自營業務收益猛增的助攻,與此對應,業績同比大幅下滑的券商也與自營業務收益不佳密切相關。
已有三券商逆市增長
截至發稿,已經有9家上市券商發布半年報,疊加此前發布的業績快報和業績預告的券商,累計已有約21家券商披露上半年業績。
整體來看,以上市券商為代表的證券業總體表現不佳,21家上市券商中有18家凈利同比下滑,部分券商甚至出現虧損,僅東方財富和方正證券、平安證券保持凈利同比增長。
東方財富半年報顯示,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63.08億元,同比增長9.13%;凈利潤44.44億元,同比增長19.23%。其中,第一大業務證券業務營收占比超六成,上半年實現營收39.58億元,同比增長22.81%。
隨著中國平安半年報出爐,平安證券半年度業績也浮出水面。該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99.47億元、24.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9%、38.5%。
新近發布半年報的方正證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0.76億元,較同期基本持平;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4.21億元,逆勢同比增長9.29%,創6年同期新高。
“最近我看到券商都在不停地公布半年報,跟去年相比逆市增長的還是不多。”方正證券董事、執行委員會主任、董事會秘書何亞剛在該公司半年報業績會上表示。
何亞剛解釋,方正證券半年度業績能逆市增長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資產負債表打開,配置收益大幅提升。時隔三年,方正證券恢復發債,上半年成功發行31億元非公開公司債,帶動公司融資成本下降。資產收入創新高,負債成本創新低,資產負債利差擴大,直接貢獻收益。二是業務均衡發展趨勢向好,有效抵抗周期與市場波動。上半年方正證券在固收投資、私募股權基金、公募基金等領域均有突破,成為重要利潤增長點。另外,在資本市場低迷的情況下,自營權益投資業務獲得了正收益,投資收益率大幅超越市場各主要指數。三是堅持審慎經營理念,實現零減值零計提。上半年公司進一步健全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持續加強風險管控,改進風控措施,實現零減值計提、零新增風險。
自營業務成“勝負手”
回顧2022年上半年的市場行情,可謂波動劇烈,券商業務尤其是自營業務因此備受沖擊。
“上半年整個權益類板塊大家都知道是什么表現,確實比較兇險。”方正證券副總裁崔肖如是評價券商自營業務在上半年受到的沖擊。
中金公司非銀研究團隊預計,上半年上市券商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9%,盈利同比下降28%,其中包括證券自營投資、科創板跟投以及私募股權投資在內的投資類業務,由于方向性敞口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大,成為拖累其業績的主要原因。
以中原證券為例,該券商上半年凈利潤為虧損1.25億元,同比下降154.79%,同比由盈轉虧。其中,自營業務收入1.61億元,同比下降62%。
與此類似,國元證券增收不增利也與自營收益密切相關。該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24.46億元,同比增7.49%;凈利潤7.48億元,同比下降11.57%,表現尚可。不過,自營業務收入1.49億元,同比下降74.53%。
反觀其他三家業績逆市增長的券商,自營業務均同比實現正增長。東方財富旗下東方財富證券未經審計業績顯示,上半年實現投資收益8.32億元,同比增長204.76%;平安證券也表示,該公司鞏固債類交易優勢,上半年把握住降息降準機會,投資收益同比增長。
方正證券表示,在券商傳統的自營投資業務方面跑贏行業平均,是公司上半年業績實現逆市增長的重要原因。以“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對聯營/合營企業投資收益+利息收入中其他債權投資利息收入=自營投資收益”的計算口徑,截至6月30日,方正證券實現自營投資收益11.31億元。
10:56 | 城發環境做優存量業務 持續打造新... |
10:56 | 天地科技范建:建立高效的溝通制度... |
09:38 | 昂跑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 多渠... |
09:37 | 海南2025年“5?15全國投資者保護... |
09:34 | 博實結以“通信+定位+AI”驅動全球... |
00:10 | 百貨行業上市公司加快轉型步伐 多... |
00:10 | 萬科再獲大股東支持 深鐵集團提供1... |
00:10 | 電動化賦能主業 浙江鼎力構建高空... |
00:10 | 吉利汽車:戰略整合與多元布局雙輪... |
00:10 | 阿里巴巴發布2025財年第四季度財報... |
00:05 | 專項債助力土地收儲提速 進一步穩... |
00:05 | 算力服務市場熱度攀升 上市公司頻...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