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伴隨著中興通訊(25.60+0.00%)事件不斷發酵,A股市場國產芯片、半導體等相關板塊爆發,多只個股漲停。與此同時,多家券商投研人士紛紛強調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并一致預期制裁事件將倒逼國內加大投入,推動半導體行業盡快實現自主可控的國產元器件替代。
半導體主題集中拉高
18日當天,A股國產芯片板塊“吸金”效果矚目,截至收盤,該板塊共獲得25.7億元的主力資金凈流入,比排名第二的創業板綜高出9億元。國產芯片板塊內多只個股漲幅驚人,紫光國芯、中科曙光、明陽電路等20只個股收于漲停。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紫光國芯、四維圖新、中科曙光等6只國產芯片主題個股當日主力資金凈流入超1億元,其中紫光國芯一天之內吸引主力資金凈流入3.73億元,四維圖新、中科曙光則當日主力資金凈流入金額分別為2.63億元和1.48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市場情緒對國產芯片板塊的一致看好,一方面是相信中興通訊的制裁事件大概率會通過談判走向和解,另一方面則期待相關事件能給國內元器件產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
聯訊證券分析師李仁波認為,我國通信產業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發展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出現了像華為、中興等大型公司,在低速光芯片、射頻器件等領域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國產替代,但如高端CPU、FPGA、AD/DA、射頻芯片等高端電子元器件、操作系統等領域仍然相對薄弱。他表示,美國企業主要供應的關鍵器件國產化程度低、附加值高,部分產品甚至處于壟斷地位,因此自主可控的國產高端元器件重要性凸顯,國產化元器件替代之路任重道遠。
倒逼國產突破
國泰君安(17.90-0.22%)分析師伍永剛認為,從行業層面看,即使是研發能力最強的華為,除了手機的麒麟芯片已經獨立自主外,一些核心通信芯片、CPU、閃存等仍然高度依賴進口。美國制裁中興給行業敲響了警鐘,唯有自主研發,不斷縮小和國外差距,才能真正掌握產業話語權,不受制于人。預計本次貿易爭端會給國內器件廠商帶來機遇,倒逼國內加大投入,安全自主可控+國產替代預計會是我國半導體行業發展的助推力。
“中國半導體產業的死穴在設備進口。”國金證券TMT行業分析師唐川指出,據估算,中國晶圓代工封裝測試、記憶體整合制造商有30%至40%的資本支出是購買美國半導體設備,且其中兩到三成的設備短中期內無法向其他國家替代購買,而這些晶圓代工和封裝測試公司也有20%至30%的營收銷往美國客戶,雙邊禁令一旦實施,將重創中國晶圓代工和封裝測試產業,未來3年營收獲利影響超過30%。根據歷史經驗,本次制裁事件大概率將在雙方政府的干預下走向和解。
唐川表示,預計中國本土半導體設備廠商,臺灣晶圓代工及封裝測試廠商將從中大幅受惠。目前中國電子產業已具備一定的資金、技術實力,逐步實現自主可控,看好設備、存儲、射頻前端、功率半導體分立器件等國產替代機會。他同時提醒,貿易爭端,特別是針對高新技術的限制,進一步凸顯了自主可控、網絡安全的重要戰略價值,建議重點關注自主可控和網絡安全板塊。
華泰證券研究員周明也認為,此次事件將更加堅定發展自主半導體產業戰略的決心,全面推動我國制造業由大向強的轉型升級,建議關注通信產業鏈上游具有國產替代潛力的關鍵零部件標的。
23:34 |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火鍋巨頭海底... |
23:34 | 老鋪黃金擬配股融資逾27億港元 80%... |
23:34 | 美的集團與海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 ... |
23:34 | 硅料資產布局再收縮 弘元綠能擬轉... |
23:34 | 廣發銀行堅持服務大局 踐行使命更... |
23:34 | 多家A股養殖公司披露4月份銷售數據... |
23:34 | 2458家A股公司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
23:3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
23:34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輪胎產業:突... |
23:33 | 私募證券產品備案量連續兩個月破千... |
23:33 | 年內ETF凈流入額約2500億元 股票型... |
23:33 | 北上廣深同步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 ...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