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作為“國家隊”的代表,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央匯金”)長期持有大型銀行和金融機構的股份以及寬基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發揮著資本市場“穩定器”作用。
近期,隨著上市公司和公募基金2024年年報和2025年一季報披露,中央匯金一季度主要調倉動向曝光。據Wind資訊最新數據統計,今年一季度,中央匯金新進華泰證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央匯金子公司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央匯金資管”)重倉增持多只滬深300ETF。
4月7日,中央匯金發布公告稱,“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未來將繼續增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給市場注入信心。此外,中央匯金還明確了類“平準基金”定位。在市場人士看來,這意味著“中國版平準基金”已經初步形成。未來,需要持續加大平準基金入市規模,同時完善運作機制和監管機制,更好發揮平準基金功能,助力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
整體持倉較為穩定
從持有資產類型來看,中央匯金主要持有股票和ETF,且持倉較為穩定。
從持股角度來看,據Wind最新數據統計,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央匯金重倉持有152家上市公司股票(含子公司中央匯金資管持股),持有市值合計3.02萬億元,主要集中在金融板塊。具體來看,中央匯金持有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等8家銀行市值合計2.68萬億元,持有申萬宏源證券、中信建投證券、中金公司等16家非銀金融公司市值合計2442.42億元。此外,中央匯金還持有貴州茅臺等4家食品飲料公司,持有市值合計239.85億元。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央匯金新進華泰證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持股9614.52萬股,占流通A股比例1.32%,持股市值15.9億元。
從持有ETF角度來看,據Wind最新數據統計,截至2024年年末,中央匯金重倉持有21只ETF,持有數量為1972.13萬份,持有市值合計6616.97億元。其中,持有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市值超過千億元,分別為1434.49億元、1057.12億元。另外,中央匯金資管重倉持有15只ETF,持有數量1126.28萬份,基金市值合計3821.84億元。綜合來看,中央匯金和中央匯金資管合計持有ETF市值超過萬億元。
公募基金季報不披露前十大持有人,只披露報告期內單一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比例達到或超過20%的情況,通過對比基金2024年年報和2025年一季報,中央匯金資管今年一季度重倉增持了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增持份額分別為5.02億份、1.57億份、1.17億份和3.63億份。
“總體來看,中央匯金投資呈現出三個顯著的特征。”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有限公司政策研究室主任、首席研究員龔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首先,與其他中長期資金相比,中央匯金投資周期非常長,不會隨著市場波動頻繁操作;其次,在市場面臨較大波動時,中央匯金是維護市場穩定的重要力量,能夠為市場注入信心;最后,中央匯金以增持寬基ETF為主,有利于推動被動投資發展,不容易引發個股或特定行業板塊的劇烈波動。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國內策略分析師李求索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央匯金對股票、ETF的增持,不僅直接為市場提供資金支持,還有利于穩市場和穩預期。
進一步加強穩市機制建設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
實際上,從去年以來,A股穩市機制逐步完善。去年10月份,央行創設兩項貨幣政策工具——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簡稱“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截至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已指導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開展兩批互換便利操作,金額超過1000億元。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5月6日,546家上市公司公開披露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信息,貸款額度上限達到1139.76億元。
今年4月份,在市場波動的背景下,中央匯金及時增持ETF,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國務院國資委等多個部門,以及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等央企紛紛出手,推動股市企穩,資本市場穩市機制進入新階段。
4月8日,中央匯金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時表示,中央匯金一直是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重要戰略力量,是資本市場上的“國家隊”,發揮著類“平準基金”作用。
“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戰略力量的儲備,‘中國版平準基金’的設立,對于穩定資本市場、阻斷非理性下跌和強化投資者信心,都有極為重大的意義。”國泰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方奕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股票價格反映的是投資者對未來的預期,不僅僅包括對增長的預期,還有對不確定性和風險認識的預期。設立戰略性儲備力量,對于提振投資者信心、守住風險底線十分重要。
談及如何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穩市機制建設,龔芳認為,要在更大程度上發揮中央匯金平準基金的作用,持續加大入市規模,快速穩定投資者預期和信心。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認為,接下來,需要進一步完善平準基金的運作機制,明確資金來源,動態調整基金規模。此外,需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明確使用規則,就資金籌集、投資策略、交易執行、風險管理等信息進行充分披露,提高操作的透明度,并加強對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18:28 | 阿科力:5月16日將舉行2024年度暨2... |
18:28 | 愛迪特:公司經營情況正常 |
18:28 | 愛美客:當前市值的變化受到多方面... |
18:28 | 安彩高科:5月16日將召開2024年度... |
18:28 | 寶豐能源:暫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
18:28 | 北元集團:郭建申請辭去公司董事、... |
18:28 | 博創科技:長芯盛(武漢)科技有限... |
18:28 | 燦芯股份:5月29日將召開2024年年... |
18:28 | 誠志股份:5月13日將舉辦2024年度... |
18:28 | 楚天高速:5月20日將召開2024年度... |
18:28 | 飛天誠信:公司一旦扭虧就會考慮分... |
18:28 | 福萊蒽特:5月16日將舉行2024年度...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