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俊毅
近年來,隨著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深入人心,我國綠色金融體系正加速構建。綠色金融債作為專項用于支持綠色金融領域發展的重要資金渠道,正成為銀行機構募集資金支持綠色金融發展的重要手段,市場投融資熱度也在持續升溫。
數據顯示,年內已有多家銀行積極發行綠色金融債。8月5日,交通銀行發行了規模達200億元的綠色金融債,這是本月內發行規模最大的一單綠色金融債。《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2021年全年商業銀行發行綠色金融債券規模約為1275億元。截至8月23日,2022年以來已有27家銀行發行綠色金融債,規模共計2024.37億元,而去年同期發行規模僅為79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
從發行綠色金融債的主體銀行類型和規模來看,年內3家政策性銀行共計發行規模達704.8億元,5家國有行共計發行規模達712億元,1家股份行共計發行規模達69億元,11家城商行共計發行規模達445億元,7家農商行共計發行規模達197.57億元。其中發行規模最大的銀行為國家開放銀行,共計發行規模達512.8億元。
對于目前綠色金融債規模大增的原因,東方金誠綠色金融部助理總經理方怡向表示,商業銀行綠色金融債的爆發式增長得益于以下幾方面:“雙碳”目標引領下,綠色低碳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帶來巨大的綠色投融資需求,商業銀行通過發行綠色金融債能夠滿足不斷增長的綠色產業融資需求;為促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監管機構密集出臺相關政策,有力推動商業銀行開展綠色金融業務;我國綠色金融標準體系不斷完善,促進了國內綠色金融標準的統一,為商業銀行開展綠色金融業務提供了便利。
北京看懂研究院研究員、金融系統業內人士武忠言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綠色金融債券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支持綠色產業發展,從宏觀層面看,“雙碳”背景下銀行發行綠色金融債對于加快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從微觀層面看,通過發行綠色金融債,為金融機構支持綠色產業開辟了債務融資渠道,有利于其自身轉型創新發展以及拓展新業務,從而更好地支持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不過,目前綠色金融債仍存需進一步完善的問題。中投協咨詢委綠創辦公室副主任郭海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尤其需加強綠色債券所投綠色項目的環境信息跟蹤披露。目前僅在募集說明書中承諾投向綠色項目,銀行發放綠色貸款時也只能依據可行性研究報告、綠色評估認證報告對于所投項目綠色屬性的認定,但對于貸款過程中、項目建設中和建成后的實際環境效益披露仍有待加強。
10:56 | 城發環境做優存量業務 持續打造新... |
10:56 | 天地科技范建:建立高效的溝通制度... |
09:38 | 昂跑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 多渠... |
09:37 | 海南2025年“5?15全國投資者保護... |
09:34 | 博實結以“通信+定位+AI”驅動全球... |
00:10 | 百貨行業上市公司加快轉型步伐 多... |
00:10 | 萬科再獲大股東支持 深鐵集團提供1... |
00:10 | 電動化賦能主業 浙江鼎力構建高空... |
00:10 | 吉利汽車:戰略整合與多元布局雙輪... |
00:10 | 阿里巴巴發布2025財年第四季度財報... |
00:05 | 專項債助力土地收儲提速 進一步穩... |
00:05 | 算力服務市場熱度攀升 上市公司頻...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