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樓市正進入回溫通道,土地市場交易也轉為活躍。境內融資通道適當放松的同時,不少房企得到了較低成本的融資,將之前暫停或者收縮的投資計劃重新調整,近兩個月拿地態度轉為積極。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50個城市合計賣地金額達1.7萬億元,同比上漲8.8%;杭州、北京和上海三個城市賣地收入均超過千億元,分別為1265億元、1131億元和1047億元,29個城市土地出讓金額均超過200億元。
“整體看,疫情影響正逐漸過去,多個城市集中賣地,土地市場成交持續上升。”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降準降息等政策影響下,多數房企拿地積極性提高,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三塊總價均超過百億元的土地,多個城市再次出現高溢價率土地,部分城市土地價格已經達到了歷史高點。
“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影響,雖然火熱程度不及2019年上半年的‘小陽春’,但土地市場還是有所升溫的。”易居研究院研究員王若辰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地價見底回升,溢價率穩步上升,部分城市再現小陽春。
另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監測數據,2020年前5個月,TOP10企業拿地總額3415億元,占TOP50企業的36.9%。拿地前十企業依舊由百強企業占據,其中,龍光集團最為搶眼,累計拿地304億元,單月拿地150億元,同比增長450.0%。
從重點城市拿地金額TOP10房企來看,房企戰略布局多個一、二線城市。綠城中國、金地集團在多個城市齊發力,分別出現在兩個城市1月-5月拿地總額TOP10榜單中,與企業的全國化戰略布局相契合。越秀地產、濱江集團持續深耕大本營,拿下了廣州、杭州1月-5月拿地總額冠軍,戰略性布局明顯;合生創展、華發股份依托資金、資源等優勢,分別拿下北京和南京1月-5月拿地總額冠軍,拿地優勢顯著。
“總體來看,全國性房企拿地還是聚焦一、二線城市,部分區域性房企則憑借此前深耕區域市場儲備的資金,開始向大本營之外擴張,寄望于借這一波市場調整期實現規模上的彎道超車。”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這一波疫情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沖擊也可以看出,經營規模大的企業顯示出更好的抗沖擊能力。這些企業的杠桿水平和短期償債能力也表現得相對穩健。因此,做大做強依舊是在不確定性的市場中尋找“確定性”發展的有力支撐。
(編輯 張明富 上官夢露)
00:10 | 百貨行業上市公司加快轉型步伐 多... |
00:10 | 萬科再獲大股東支持 深鐵集團提供1... |
00:10 | 電動化賦能主業 浙江鼎力構建高空... |
00:10 | 吉利汽車:戰略整合與多元布局雙輪... |
00:10 | 阿里巴巴發布2025財年第四季度財報... |
00:05 | 專項債助力土地收儲提速 進一步穩... |
00:05 | 算力服務市場熱度攀升 上市公司頻... |
00:05 | 退市新規的威力正在顯現 |
00:05 | 2025年全球電動車銷量或超2000萬輛... |
00:05 | “政策+技術”雙輪驅動 上市公司加... |
00:05 | 株冶集團:資產重組激活全產業鏈 ... |
00:05 | 一季度券商債券承銷榜單揭曉 科創...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