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亞男
截至12月9日,A股多家養殖企業發布了11月份銷售數據。數據顯示,多家養殖企業今年前11個月生豬出欄量已超過去年全年,且下半年銷售價格一直保持較高水平,今年有望為投資者交出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立華股份11月份銷售數據顯示,公司銷售肉雞(含毛雞、屠宰品及熟制品)3510.94萬只,銷售收入11.22億元,毛雞銷售均價15.01元/公斤;銷售肉豬7.76萬頭,銷售收入2.53億元,肉豬銷售均價24.72元/公斤。
新希望則公告稱,去年全年,公司累計生豬銷售量為997.81萬頭,生豬銷售收入累計190.89億元;而截至今年11月份,年內累計生豬銷售量為1304.7萬頭,生豬銷售收入累計為240.43億元。此外,從溫氏股份、牧原股份等公司11月份銷售數據中也可以看出,前11個月累計生豬銷售量和銷售金額都已超過去年全年。
對此,多家養殖公司在公告中皆提及,受益于生豬價格大幅上漲。不過,從監測數據中可知,進入12月份以來,生豬價格波動明顯。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楊志遠對記者表示:“12月初監測數據顯示,自繁自養周均盈利621.71元/頭,養殖端為完成月度任務,出欄較為集中,生豬價格明顯下跌,養殖利潤繼續縮減。”
楊志遠進一步分析稱,從供應端來看,12月份出欄壓力或增加,規模場出欄計劃仍有一定提升,在年底沖量任務影響下,出欄節奏預計較快。11月份養殖端散戶因疫情出欄不快,前期被動壓欄較多,但當前出欄心態已經改善。從政策方面來看,元旦、春節之前存在投放儲備肉保供穩價的預期;從需求端來看,12月份氣溫繼續下降,有利于需求整體回升,目前南方腌臘活動已經開始,預期冬至(12月22日)前后,南方中大豬消費進入高峰,隨著春節臨近,部分食品廠也將有備貨行為。
除供需變化之外,此前生豬市場的二次育肥行為也被認為是未來壓低養殖企業利潤的潛在因素。
布瑞克農產品集購網研究總監林國發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二次育肥一直存在,也是一種正常經濟現象,即養殖主體認為未來豬價將上漲且漲幅高于增重成本,為了在短時間內獲得更高利潤,買入臨近或已達到標重(105公斤至115公斤)生豬,短時間養殖,以便獲得差值收益。
林國發解釋,二次育肥會使得短期市場出欄大豬的供應偏緊,后期大豬集中大體重出欄。當市場開始滯脹甚至走弱后,前期未出欄大豬隨著體重增加,由于單位增重成本不斷增加而急于拋售,供應量短時間內集中釋放,容易導致豬價階段性快速走低。
不過,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分析人士認為,由于目前生豬價格仍然處于高位,養殖企業的利潤仍有保障。
11:44 | 首創環保董秘官念:戰略布局奠定高... |
11:32 | 高位股抱團!600610再封漲停,年內... |
10:56 | 城發環境做優存量業務 持續打造新... |
10:56 | 天地科技范建:建立高效的溝通制度... |
09:38 | 昂跑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 多渠... |
09:37 | 海南2025年“5?15全國投資者保護... |
09:34 | 博實結以“通信+定位+AI”驅動全球... |
00:10 | 百貨行業上市公司加快轉型步伐 多... |
00:10 | 萬科再獲大股東支持 深鐵集團提供1... |
00:10 | 電動化賦能主業 浙江鼎力構建高空... |
00:10 | 吉利汽車:戰略整合與多元布局雙輪... |
00:10 | 阿里巴巴發布2025財年第四季度財報...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