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嵐
隨著5G、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邊緣計算的時代悄然而至。“邊緣計算未來已來,從成熟的CDN,到蓬勃發展的視頻直播、在線教育,再到探索中的云游戲、無人駕駛等應用,人們對于邊緣計算這一技術的探索正在不斷走向深處。”網宿科技副總經理、CTO黃莎琳在2021亞太內容分發大會暨CDN峰會上表示。
在她看來,邊緣計算中比較難啃的骨頭其實都在后面的這些應用場景里面,“越往后面這些行業里面的邊緣計算方案的價值跟市場規模就會越高,從這點來說我們應該充滿信心。”
而多家咨詢機構的報告亦表明,未來幾年邊緣計算行業將迎來高速增長態勢。Gartner預計,到2023年底,50%以上的大型企業將至少部署6個用于物聯網或沉浸式體驗的邊緣計算應用,而2019年這一數字不足1%,并且到2025年,75%的數據將產生在邊緣。GrandViewResearch的報告指出,到2028年,全球邊緣計算市場復合增速將達到38.4%,規模將達到611億美元。
從CDN向邊緣計算躍遷
隨著應用場景的豐富,邊緣計算技術也正不斷演進,日趨復雜。“未來的邊緣計算,算力要求更高,運算顆粒度更細,算力類型更加復雜,從通用計算向復雜AI、GPU計算迭代,安全性要求也更高。”黃莎琳指出。
這些都對邊緣計算技術提出了全新的挑戰。在黃莎琳看來,“分布式、低延時、安全性、多樣性”是當下邊緣計算要應對的挑戰。
據了解,為了應對這些挑戰,網宿科技很早就開始了準備,早在2011年,就著手開始研發邊緣計算相關技術,2018年,公司推出網宿邊緣計算平臺ECP,同時開始全面建設面向邊緣計算支撐平臺,到2020年,網宿科技在全球的邊緣計算節點數量已經超過400個。
其中,要將網宿科技原有的CDN改造成邊緣計算平臺,無疑是最關鍵的一次飛躍。黃莎琳也透露,公司主要有四大著力點:
一是資源池化。未來,CDN的各項業務、邊緣計算的各類客戶,都會運行在同一個資源池內,通過有效的安全、隔離手段,來確保各項業務都能夠獲得相應的性能保障。這些業務復用同一個大的資源冗余,可以更好地滿足客戶的業務彈性保障。
二是服務能力開放。當前的CDN已經開放緩存和一部分網絡能力,未來,更多的計算和網絡能力都有望被開放出來。比如通過容器、可編程CDN等方式,讓客戶在邊緣節點配置自己特殊的業務邏輯。同時,邊緣計算平臺方也將引入云計算的平臺管理體系,包括控制臺、計費體系,來進一步提高服務的自助性。
三是業務微服務化。傳統的CDN服務功能之間的耦合較多,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通過對各個功能模塊的微服務化,降低功能之間的耦合,平臺既可以降低運維難度和故障風險,也可以降低功能組裝的難度,有利于構建解決方案。
四是運營經驗復用。CDN公司在資源調度、分布式節點管控、網絡鏈路優化、問題定位與排查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有專業的售前售后運營團隊支撐,這些能夠很好地復用在邊緣計算體系之下。
云邊一體賦能場景
“經過這些年的探索,公司在云端和邊緣側都積累了不錯的產品能力,目前已經形成了云邊一體的架構,未來還將結合更多業務場景。”黃莎琳告訴記者。
據了解,在云端,網宿科技通過網宿云、MSP,基于網宿科技及第三方的云數據中心提供服務,幫助企業輕松上云。邊緣端,在IDC、城域網或基站層面,網宿科技提供邊緣云,主要滿足大流量、時延敏感型、成本敏感型業務的訴求。在本地機房和業務現場,網宿科技提供超融合云,由網宿科技新獨立運作的愛捷云提供服務,適合低延遲、且對數據合規性要求較高的業務。而網宿云安全和SD-WAN則作為所有產品的安全和網絡底座,為用戶提供端到端的服務保障。
具體到網宿邊緣云,網宿科技以云主機、容器、函數計算和網絡四大管理平臺作為技術底座,并在邊緣計算節點上部署邊緣云主機、邊緣云容器、邊緣云函數、SD-WAN、邊緣云安全等基礎服務,以及內外部的各類應用模塊,并結合客戶的業務場景,嘗試進行解決方案的整合和輸出。
比如,網宿科技在2021年推出的Securelink則是把SD-WAN和安全模塊進行了整合,在包括企業辦公在內的云邊協同場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驗證。
未來在三大方向持續深耕
最后,黃莎琳對邊緣計算未來的發展做出了展望,她認為邊緣計算廠商可以在“深入場景、用戶友好、開放共享”三個方向上持續深耕,從而為用戶創造更大價值。
“深入場景”是邊緣計算廠商針對不同行業場景對資源的成本、速度、質量等的不同要求,把行業專家的知識和內部對行業的理解有機結合,為用戶提供差異化的服務。
“用戶友好”需要邊緣計算廠商做進一步的底層研發,開放更多的資源給用戶,提供體驗更好、更本地化的服務,同時,通過低代碼等方式,降低用戶的配合成本,讓用戶在邊緣計算時代將擁有更多的自由,更好的服務
“開放共享”不僅是邊緣計算廠商態度的轉變,也是技術的迭代。未來用戶在邊緣將有多種類型的算力,而這些算力的所有者、分布方式、計算類型可能都是不一樣的。如果各家廠商都對資源管理和技術實現都有更開放的態度,那么這些算力就能被整體調度,可以共享或出售給第三方,以提高利用效率。
(編輯 田冬)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