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糧為國本,本固民安。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進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化集團”),一探中化集團在現代農業服務方面的每一個精細化操作。
農藥助力農業增產豐收
農藥事關天下糧倉。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在農業的發展過程中必然少不了對于農藥的使用,而創制出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既能有效控制作物危害又能保證作物和環境安全的農藥,更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根基。
“正是因為農藥的重要性,所以,哪怕是在新中國尚未成立的時候、中國人尚未吃飽肚子的時候,中化集團下屬的沈陽化工研究院便已悄然建立。”中化集團下屬沈陽化工研究院院長胥維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如今,經過70年的發展,中化集團在農藥領域也經歷了“從試制到仿制再到創制”的研發階段,并且逐步走出了中國特色的農藥產學研一體化之路。
每每說起農藥,似乎市場中更容易聽到的便是“農藥殘留超標”、“農藥誤食中毒”、“農藥污染”等談藥色變的消息,貌似好的農產品如果打上不用、甚至在種植過程中很少會用到包括殺菌劑、殺蟲劑、殺螨劑等各類農藥標語時,就會被認為是健康的綠色食品。那么事實真是如此嗎?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中化集團下屬沈陽中化農藥化工研發有限公司殺菌劑研發部總監劉長令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稱,如果在糧食或作物的生產過程中一點農藥都不用,最后的收成也許只會剩下60%-70%,如果再加上天災等不可控因素,甚至可能出現顆粒無收的情況。而這對于有14億人口的中國來說,顯然無法支撐我們“吃”的問題。
在劉長令看來,如果種植戶能按照農藥用量標準去使用,而不是受市場供需影響提前采摘販賣,農藥噴灑在作物上之后,在光照、溫度和水分等自然條件作用下,經過一定時間就會完全降級和流失。因此,按照農藥使用說明規范科學用藥,食品的安全性就是有保障的。
據世界糧農組織一項統計表明,通過合理使用農藥,作物產量的損失可以減少40%,同時可以減少作物本身抵御病蟲害而產生的毒素,利于人畜健康。
胥維昌稱,目前中化集團在新農藥創制方面,不只是關注毒性問題,要確保對非靶標生物安全,還要同時兼顧藥效的廣譜性。從效果上說,近年來中化集團創制的殺菌劑烯肟菌胺、殺菌劑唑菌酯、殺螨劑乙唑螨腈、殺蟲劑四氯蟲酰胺等已經實現產業化的品種,取得了很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效益。數據顯示,近三年上述四種農藥品種實現農業增產增收或挽回損失達200億元以上。
整體上看,目前中化集團的農用化學品業務已覆蓋創制和仿制產品研發、原藥生產、制劑加工及分裝、國內和國際市場產品登記和品牌營銷等全產業鏈各環節,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創制農藥研發與產業化能力。
打造現代農業綜合服務體
“我前些年其實是在北京華聯超市做管理,后來結婚了才回的老家種地。”80后的陽信縣勞店鎮孫家圍子村村民孫站峰對《證券日報》記者感慨稱,剛開始只是種了100畝的地,就感覺到有一點力不從心。一方面是因為當時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拿不到土地,而且在銀行貸不到款;另一方面,還會面臨買到假農藥和假化肥等問題。不過,近幾年在中化集團下屬中化農業山東陽信MAP技術服務中心的技術支撐下,最大的感慨就是活兒越干越輕松,錢卻越掙越多。
據中化農業工作人員介紹,其山東陽信的MAP技術服務中心通過示范園區建設、田間指導、技術培訓等方式,為農戶提供土壤檢測、植物營養、定制植保、技術咨詢、修剪管理等綜合服務,引導農戶轉變管理方式;通過新產品、新技術和使用,切實為農戶帶來增產增收。
事實上,當記者來到位于山東陽信的MAP示范農場時,看到的確實是百畝玉米田里,只有寥寥幾個工作人員在操控植保無人機進行飛防作業。同時,還有大型自走式打藥機和立桿式自動搖臂微噴灌溉系統,為農田的機械化、規模化作業提供支撐。
“只需摁下操作按鈕,植保無人機即可騰空而起。”山東中化農業陽信MAP技術服務中心示范農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通過無人機均勻噴灑一畝地的農藥只需要1分鐘左右,噴灑效率極高,是過去人工打藥速度的30-60倍,且藥液霧化效果較好,農藥利用率可提升20%;另外,再結合示范田里的智能配肥設備,農戶可輕松實現水肥一體化的精確操作。
上述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該示范農場的500畝玉米田,基本都實現了自動化和機械化。這對于一些規模化種植戶而言,大大節約了人力及農資成本。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強調,為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要進一步打造產學研深度融合平臺,加強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促進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
隨后,農業農村部與中化集團于今年3月份聯合制定了《農業農村部辦公廳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促進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實施方案》。《方案》提出,中化農業將圍繞MAP戰略,充分發揮在發展現代農業方面的技術、產品、人才、市場和管理優勢,以提高農民合作社經營效益為核心,以提升農民合作社專業化、規模化、科技化、市場化、數字化水平為重點,為農民合作社提供有針對性的因地制宜的全產業鏈服務。
中化集團有關負責人曾表示,對中化集團而言,中化農業的組建和MAP戰略的實施,不僅是要實現自身的轉型,更重要的是以此整合多方生產要素,撬動農業適度規模化經營的進程。
23:55 | 寧德時代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 或成... |
23:55 | 5087家A股公司2024年研發支出總額... |
23:55 | 金杯汽車:爭取早日實現可分配利潤... |
23:55 | 電商巨頭競逐即時零售賽道 行業整... |
23:55 | “廣發鄉村振興專區”交易突破1億...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6家畜牧業上市公司一季度同比扭虧 |
23:54 | AI算力需求驅動A股光通信板塊業績...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54 | 公司零距離?新經濟 新動能 | 復宏...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