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A股持續波動下,證券投資私募基金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月24日,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發文稱,“上周和股東開會,決定東方港灣的所有產品累計凈值在1以下的管理費都不收了,回到1以上再收。這樣公司收入會少近1億元,并會給公司經營帶來一些壓力。”
記者統計發現,這也是自年內以來包括幻方量化、九坤投資、赫富投資等多家百億元級私募在內,因旗下相關產品業績大幅回撤而采取的措施。與此同時,根據私募排排網統計數據來看,年內合計有12家百億元級的124只產品,自成立以來的收益率跌至預警線以下,其中,更有10只產品回撤至清盤線以下。
產品凈值低于1將不收管理費
但斌今日發文中稱,“東方港灣成立18年了,在過往的歲月里雖然經歷了2008年經濟危機、白酒危機、2015年股市大幅下跌等,不過總體還是取得了一些成績,但從2021年春節后至今,東方港灣的A股與港股投資沒有做好,這讓我非常揪心,上周和股東開會,決定東方港灣的所有產品累計凈值在1以下的管理費都不收了,回到1以上再收。這樣公司收入會少近1億元,并會給公司經營帶來一些壓力,但困難時刻,我們希望與客戶一起共渡難關。”
但斌還表示,“另外,我認為如果客戶賺不到錢,我們就不應該收這個費用,也希望以后發產品,合同中可列明1以下不收管理費。目前我們正在與各渠道溝通協調,艱難時刻,希望我們共同努力,做好投資,不辜負投資人對東方港灣的信任與支持。”
對此,私募排排網研究主管劉有華向記者表示,免收管理費彰顯了私募管理人負責的態度,在行情不好、投資者虧損、持有信心受創的情況下,私募管理人通過免收管理費來讓利投資者,體現了私募管理人希望跟投資者共渡難關的決心,同時也會增強投資者堅定持有的信心。
東方港灣:我們已經調低了持倉
記者就目前公司旗下產品運行情況、免收管理費舉措,以及當前的持倉情況,向東方港灣相關人士進行了采訪,東方港灣向記者表示:我們進一步調低了A股的持倉,尤其是有預警風險的基金,暫避可能發生的較大市場波動。
記者另從相關渠道獲悉了東方港灣針對近期復雜國際環境的最新點評。東方港灣表示,地緣政治的激化導致市場避險情緒加重,風險資產遭到拋售,近幾日股市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波動。
年內多家百億元級私募回應產品虧損
記者梳理發現,由于A股市場的持續波動,證券投資基金業績亦受到較大影響,尤其是百億元級私募,更是受到市場高度關注。
據私募排排網最新統計,截至2月21日,合計有12家百億元級私募旗下124只產品臨近清盤線,其中,有公司臨近清盤產品數量更是多達近50只;同時,還有多家頭部量化私募相關產品出現大幅虧損,其中,千億元級量化私募旗下產品也在預警區間。
包括幻方量化、九坤投資、赫富投資等多家百億元級私募在內,因旗下相關產品業績大幅回撤而對外表態,并采取相關措施。
近日,百億元級量化私募赫富投資旗下相關產品觸及預警線,公司第一時間做出了回應,稱目前公司經營狀況很穩定,已對回撤較大的產品做了降倉處理,并進行了更強的風險控制,敞口壓得更緊。在具體應對處理上,赫富投資已于2月8日起將該產品的管理費調整至0%,并決定該產品未來在沒有回到凈值1之前不再收取管理費用。同時,在2月10日以后以自有資金跟投的方式,跟投母基金500萬元。
同樣作為頭部量化私募出現大幅虧損的還有九坤投資。今年1月份,在不考慮杠桿因素的情況下,九坤投資旗下美元基金“UbiquantAsia Pacific Quantitative Hedge Fund”平層收益回撤超7%,疊加杠桿后,總體收益回撤近40%,總體管理規模近2億美元。
九坤投資相關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1月份該產品大幅虧損主要在于超額回撤和市值敞口暴露,從去年四季度以來,A股波動加劇,市場環境劇烈變化,多個行業板塊出現巨大反轉,在這種極端的市場行情下,不管是公募基金還是私募基金業績都表現不佳。“在基金后續運作中,我們將保持對風險因子暴露的更嚴格管控。基于對策略組合的長期信心,公司已于今年2月4日以自有資金3000萬美元進行申購。同時,國內量化產品不加杠桿,業績不受影響”。
事實上,由于股市波動導致產品業績不佳的私募還有很多。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有業績收錄的百億元級私募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為-5.11%;在29家百億元級量化私募中,僅有千象資產、洛書投資、黑翼資產3家取得正收益。百億元級私募正收益占比僅為10.34%,且策略均以管理期貨為主。
值得一提的是,年內A股波動加劇,私募產品滿盤皆墨,東方港灣的應對措施并非孤例。私募排排網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已有11家私募管理人宣布自購,累計擬自購金額達到12.65億元,其中百億私募有9家,自購金額達到11.8億元。
(編輯 崔漫 孫倩)
07:12 | 國科恒泰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 |
23:27 | 新能源車企宜從三維度構建技術護城... |
23:27 | 雷沃智慧農業智能拖拉機制造基地正... |
23:27 | “產學研”融合發展 推動廣東商業... |
23:27 | 年內15部潛力大片待映 暑期檔、國... |
23:27 | 大中礦業“鐵礦+鋰礦”雙輪驅動格... |
23:26 | 河北銀行股權拍賣屢屢遇冷 |
23:26 | 年內超1900只公募產品變更基金經理 |
23:26 | 強化業績比較基準約束 推動公募行... |
23:26 | 年內險企“補血”規模超530億元 |
23:26 | 中小銀行改革化險提速 多家村鎮銀... |
23:26 | “硬本領”“軟實力”已成中國品牌...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