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以來,A股市場持續震蕩走弱,主要股指在上周五觸底反彈之后本周一(5月13日)仍然未能扭轉偏弱運行格局。在此背景下,多家私募、公募和外資機構的最新策略觀點顯示,目前機構投資者對于A股大勢的研判仍不悲觀。多家私募機構認為,在利空逐步消化后市場進一步下行的空間預計將較為有限。以白馬藍籌、大消費等為代表的A股“核心資產”,受到多數投資機構的共同關注。
A股反彈短期遇阻
受不確定性因素影響,A股市場在經過上周五的觸底反彈后,本周一再度出現震蕩回調。從主要股指的具體表現來看,截至5月13日收盤,上證綜指、深證成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等四大股指分別下跌1.21%、1.43%、2.16%和2.01%。從市值風格角度來看,上證50、滬深300等大盤風格指數的單日表現雖然略好于中小創等中小市值指數,但相對優勢并不突出。
從A股市場的個股漲跌表現來看,滬深兩市個股盡管依舊漲少跌多,但殺跌動能較上周前半周已有明顯改觀。數據顯示,13日滬深兩市成交金額分別為2026億元和2636億元,均為今年2月15日至今的單日第二低成交,僅略高于上周四的1974億元和2366億元。
目前市場整體估值水平仍舊偏低。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13日收盤時,上證綜指、深證成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滬深300等五大指數的最新市盈率(整體法),分別為12.92倍、24.18倍、24.06倍、53.86倍和11.80倍。從歷史縱向對比來看,除創業板指外,其余四大指數的估值水平仍處于歷史低位。
繼續調整空間有限
上海匯利資產總經理何震表示,上周以來A股市場大幅波動,一方面是受外部環境等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也說明投資者在經歷2018年的調整后,對于市場長期向好的信心仍然不足。一季度經濟運行開局良好、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并好于預期,均展現出中國經濟十足的韌性,這將為應對外部挑戰、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較大的騰挪空間。具體到股指運行方面,何震分析表示,近期市場加速調整之后,上證綜指等主要股指已經下行至本輪市場漲幅的“半分位”附近,雖然短期市場回調可能還沒有結束,但進一步調整的空間預計將較為有限。
深圳上善若水資產投資總監侯安揚認為,2018年A股市場對外部不確定性的反映,整體可以稱之為“亦步亦趨”。今年A股市場對此的反饋,則很可能是一步到位。最近三周以來,A股市場的累計跌幅,已經基本與2018年2月到6月的下跌幅度大體相當。整體而言,上周以來A股市場經過一段快速下行之后,對消息面相關利空因素的反映可能已經接近完成。而從市場估值來看,目前滬深300指數12倍左右的市盈率、1.4倍左右的市凈率,也表明市場在本輪回調之后,已經再次進入低估狀態。
來自樸石投資、天和投資等私募機構的市場觀點也指出,雖然短期內A股因外部消息面沖擊而出現回調,但未來中短期市場并不具備持續大幅下跌的基礎。一方面,經濟基本面已經逐步企穩,去年以來市場對于外部不確定性也有一定預期;另一方面,A股市場當前資金流動性仍舊良好,上市公司尤其是優質龍頭企業的業績穩定。考慮到國內宏觀政策面逆周期調控已經愈發成熟,A股市場一方面“下跌有底”,另一方面在階段性風險出清、恐慌情緒已過的背景下,短期仍有望迎來修復期。
而朱雀基金周一發表的策略觀點表示,上周以來A股市場的急速回落,主要源自于外部環境的超預期變化使得市場風險偏好下降,并引發北上資金持續出現外流。現階段外部環境的沖擊雖然可能使得宏觀經濟企穩的步伐放緩,但并不會逆轉中國經濟回暖的長期趨勢,減稅、市場開放等政策正在并將在未來持續激發中國經濟的活力,資本市場制度改革的推進,也將為“熊牛轉折”奠定了制度基礎。
“核心資產”受關注
在目前機構普遍預期A股市場下跌有底,但短期可能難以快速重回升勢的背景下,目前多家投資機構對于A股市場白馬藍籌等核心資產、優質資產的興趣,整體仍然保持在相對高位。
朱雀基金表示,外部消息面等因素的擾動,雖然可能使得當前A股進入復雜調整的階段,但這一過程向下風險可控,更需要投資者具備更多耐心,仔細甄別那些不易受外部環境影響、主業成長確定性高、具備持續競爭力的公司。對于這類資產,短期調整反而將為其構筑中長期底部。而從更長的時間周期來看,朱雀基金認為,目前A股資產“又好又便宜”、貨幣環境友善、資本市場制度日趨向好的三大邏輯仍然還在延續,該機構將繼續關注驅動全球未來經濟社會進步的先進產業和優勢企業。
何震分析指出,雖然目前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多,短期股票倉位可能還需進行一定把控,但將立足基本面深入挖掘優秀公司。從長期配置的角度來看,投資者仍可以“持久戰”的思維,堅定長期配置A股核心資產。當前他對房地產、金融、大消費、TMT等領域的白馬藍籌、績優股等核心資產仍然持樂觀觀點。
此外,針對上周末管理層對于上市公司加強監管、促進市場優勝劣汰的監管思路,來自私募業內的最新解讀觀點也分析指出,A股市場相關監管和制度層面的完善,將會對市場抑制炒作、提升優質公司和核心資產估值水平,產生非常長期的正面作用。
11:52 | 共議金融助力文化和旅游業成為支柱... |
11:49 | 融合化、轉型化、市場化——2025年... |
11:44 | 即時配送行業迎變局 順豐同城獲市... |
11:44 | 北信源亮相第十屆軍博會 |
11:44 | 太力科技登陸創業板 |
11:30 | 中國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報告(2025... |
10:56 |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明最新發聲! |
10:52 | 周大福珠寶上海首家新形象店開幕 |
10:46 | 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發展:促進... |
10:41 | 借助政策支持和金融創新等多元手段... |
10:35 | 中廣天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彭... |
10:31 | 北京、上海新房價格環比上漲!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