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王明山
日前,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一則產權信息披露備受關注。上海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信托)擬轉讓其持有的上投摩根基金2%股權。上投摩根基金目前的股權結構中,上海信托占比51%,另外49%的股權由摩根大通持有,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摩根大通受讓了這2%的股權,那么上投摩根基金將成為國內首家外資控股的公募基金。
昨日,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上海信托和上投摩根基金都表示目前還不方便透露此次股權變動的細節。而此次股權變動對兩家公司是否會有影響,仍需等待交易完成后再做觀察。某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這是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標志性事件。
外資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QFII、外資私募多渠道進入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9家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投資額度共計42億美元,批準5家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投資額度共計97億元人民幣。至此,今年以來共批準13家QFII投資額度共計47.4億美元,超過去年全年批準總額度;共批準12家RQFII投資額度共計240億美元,已經是去年批準總額度的一半以上。
實際上,從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報披露的機構持倉數據來看,去年獲準的QFII額度也已經快速進入A股市場:今年一季度末,QFII機構共出現在474家上市公司的機構投資者名單中,合計持股77.67億股,在一季度末的持股市值達到1266.6億元,較去年四季度末的898.03億元大增41.04%,當然這也有今年A股市場普遍上漲的因素。
外資私募也快速獲得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登記,并快速發行產品。《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今年4月11日,德劭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已在中基協完成備案登記,成為第19家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私募,這也是今年第3家完成備案登記的外資私募。
第一批進入我國市場的外資私募是在2016年年末和2017年年初,瑞銀資管和富達利泰率先完成登記,并迅速布局產品。《證券日報》記者據中基協產品備案信息統計,19家外資私募公司已經有16家發行了產品,共有產品34只,其中有9只私募產品是在今年新備案成立的。
“另一方面,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和正在推動的一系列改革舉措,使得我國金融市場對外資越來越有吸引力。”外匯局相關負責人在此前表示,我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相繼被納入多個全球重要指數,也使外資對我國金融市場有較強的配置需求。
20家中外合資基金公司
外資持股比例均達49%
對于操作更加規范、透明的公募基金行業,外資也是沒有放過。當前擁有公募牌照的141家基金公司中(包括未發產品的公司),中外合資公司有53家,占比近四成。當前還尚未出現首家外資控股的基金公司,不過有20家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均達到49%,首家外資控股的基金公司花落誰家,仍存懸念。
昨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一則產權信息披露引起市場廣泛關注,該信息披露顯示,上海信托擬轉讓其持有的上投摩根基金2%股權,在此之前,上投摩根基金目前的股權結構中,上海信托占比51%,另外49%的股權由摩根大通持有,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摩根大通受讓了這2%的股權,那么上投摩根基金就將成為國內首家外資控股的公募基金。
而早在去年5月份,摩根大通就公開宣布:摩根大通企業及投資銀行已經向中國證監會遞交申請,尋求建立一家持股比例為51%的全新證券公司,并計劃在未來數年內監管允許的條件下將持股比例增加到100%;另外,摩根資產及財富管理正安排與合資伙伴和有關主管部門磋商,有意將其在現有合資公司上投摩根基金的持股比例增加至控股比例。
按照目前的進度來看,上投摩根基金這2%的股權不出意外將由摩根大通受讓,上投摩根基金將成為第一家由外資企業絕對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成為外資布局中國市場的重要節點。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恒生前海基金的外資持股比例高達70%,是國內首家港資控股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但該基金公司是基于《內地與香港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成立,是為促進內地和中國香港的共同繁榮與發展、加強雙方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貿聯系而簽署的框架性協議,不能夠算作外資絕對控股的基金公司。
(策劃 王明山)
17:26 | 海興電力:5月27日將舉行2025年第... |
17:26 | 豪森智能:5月27日將舉行2025年第... |
17:26 | 四方達:公司目前主要業務構成包括... |
17:26 | 隧道股份:5月28日將舉行2024年度... |
17:26 | 太鋼不銹:第九屆董事會第三十次會... |
17:26 | 探路者:公司已在品牌建設等方面建... |
17:26 | 鐵科軌道:2024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 |
17:26 | 鐵龍物流:5月27日將舉行2024年度... |
17:26 | 拓邦股份:公司對人形機器人領域保... |
17:26 | 萬集科技:192線車載激光雷達已通... |
17:26 | 萬集科技:公司海外產品業務收入占... |
17:26 | 萬集科技:在智能網聯、激光雷達等...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