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王明山
A股指數在今年的反彈行情中,于3月中旬踩下了“急剎車”,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里,滬指一直圍繞3100點上下震蕩。不過,滬深兩市交易量在此期間一直居高不下,也表明各路資金在背后博弈;最新公布的ETF場內流通份額顯示,近一個月里,已經有140億元資金重新回流到ETF市場。
震蕩行情下,ETF產品再次顯示出強大的吸金能力,細分行業ETF尤甚。《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在近一個月(3月15日至4月14日)的20個交易日里,有15只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均獲得上億份凈申購,按照每天的基金凈值計算,所有ETF產品獲得140.13億元的凈申購。
資金青睞細分行業ETF
15只產品凈申購超億份
ETF是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的簡稱,它結合了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的運作特點,投資者既可以向基金管理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同時,又可以像封閉式基金一樣在二級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買賣ETF份額。于是,投資者可以在ETF市場價格與基金單位凈值之間存在差價時進行套利交易,這也使得ETF避免了封閉式基金普遍存在的折價問題。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伴隨著A股市場在近一個月的震蕩行情中,投資者在場內申購ETF基金的熱情又被重新點燃,部分ETF的基金份額在短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擴張。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梳理發現,在近一個月(3月15日至4月14日)的20個交易日里,有15只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均獲得上億份凈申購。
由于ETF產品的最新規模和最新單位凈值會在每一個交易日結束后隨時公布,于是在場內申購、贖回ETF產品的資金量也可以測算出來。記者按照ETF產品當天的基金凈值,在每一個交易日ETF份額的變化計算,所有ETF產品獲得140.13億元的凈申購。
細分行業ETF表現出尤為強大的吸金能力。其中,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華寶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國泰中證軍工ETF、華寶中證銀行ETF、廣發信息技術ETF和南方中證全指證券ETF均在近一個月獲得了超過2億份的場內規模凈增長,按照相應的基金單位凈值測算,6只細分行業ETF合計獲得超過44億元資金凈申購。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3只規模暴漲的證券ETF——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華寶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和南方中證全指證券ETF,更是在今年以來斬獲了極高的回報率,尤其是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該基金的場內流通份額在近一個月由40.82億份增至59.3億份,累計獲得18.48億元資金凈申購,該基金在今年以來也取得了50.29%的回報率。
機構資金快速入場
霸占公募頭部ETF產品
近一個月規模增長最多的ETF產品,卻并非是細分行業ETF產品,也不是已經初具規模的頭部ETF,而是一只份額為7.93億份的國壽安保滬深300ETF。在近一個月(3月15日至4月14日)該基金的份額從7.93億元快速增至47.47億元,按照基金凈值測算,共有39.54億元資金快速涌入該ETF產品。
按照此前的經驗判斷,既有可能是大量機構資金快速申購了該基金,39.54億元資金于個人投資者的比例不會很高。實際上,對于ETF產品來說,機構投資者比例較高也意味著該基金的規模相對不穩定,這些機構資金容易在股市行情出現短期震蕩時,擇時操作。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公募基金市場上規模較高的頭部ETF產品,在其背后均有較高比例的機構投資者,機構資金正在加快占領公募頭部ETF產品。
排除貨幣型ETF產品外,截至今年4月12日,場內流通份額最高的ETF是博時央企結構調整ETF,該基金的最新場內流通份額為211.19億份。不過,按照該基金2018年年報披露的數據顯示,該ETF產品背后的機構投資者比例高達99.2%。
考慮到央企結構調整ETF的特殊性,另外兩只規模龐大的央企ETF背后也是機構投資者占比較高。華夏上證50ETF在長期以來一直是公募基金市場上規模最高的權益型ETF產品,截至4月12日,該基金的最新份額為157.93億份,背后的機構投資者比例占比高達68.64%,相較去年半年報時的74.4%略有下降。
華夏上證50ETF2018年年報顯示,中央匯金仍是該基金的最大持有人,持有該基金67.46億份,緊隨其后的是國泰君安、華夏上證50聯接、中國人壽和中信證券。
而機構投資者比例略降的現象,也能夠從該基金的持股戶數中找到原因:去年下半年,該基金的持有人從15.72億戶增至22.2億戶,個人投資者貢獻資金相對較少,也使得個人資金占比的抬升相對有限。
00:25 | 智造筑基強動能 研發領航拓新局東... |
00:25 | 錦波生物股價、市值雙雙位列北交所... |
00:25 | 差異化競爭突圍 斗魚一季度總收入9... |
00:25 | 天齊鋰業:對新能源行業長期發展有... |
00:25 | 金發科技海外業務實現快速發展 |
00:25 | 年內110家上市公司參與設立產業并... |
00:25 | 智能云業務增長強勁 百度一季度營... |
00:25 | 中鐵工業:以新質生產力擦亮中國建... |
00:25 | 滬硅產業擬70.4億元購買新昇晶投等... |
00:25 | 多家旅游上市公司擬再融資投建基礎... |
00:25 | 券商最新App月活人數達1.67億 AI智... |
00:25 | 已有部分銀行大額存單利率降至“1...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