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公募基金合計持有788.84萬股,或將獲分紅7888.4萬元
■本報記者 王寧
日前,廈門吉比特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比特”)的一則高分紅預案引起市場強烈關注。《證券日報》記者查閱吉比特的股東發現,公募基金與私募基金上演了一場“換防”大戲。
記者通過梳理發現,自2018年一季度PE和券商閃現吉比特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后,一直呈現減持狀態;與此同時,以博時基金、中歐基金和興全基金為主的公募基金則呈現新進或增持狀態。
若吉比特分紅方案得以順利通過并實施,在這次分紅中,第一大股東將會分得2.16億元(稅前,下同),第三大股東和第四大股東湖南文化旅游創業投資基金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湖南文化旅游創業”)和北京和諧成長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北京和諧成長投資”)會進賬0.51億、0.36億元。而前四大股東合計分得3.85億元。
公募近一年呈現“買買買”
4月9日晚間,吉比特發布2018年年報顯示,其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6.55億元、同比增長14.91%,實現股東凈利潤7.23億元,同比增長18.58%,加權凈資產收益率達到28.05%。與此同時,公司分紅預案為擬10股派100元(稅前),合計派發現金7.19億元。
一旦此方案確定,預示著吉比特此次分紅將為A股市場再添新的記錄,同時,也是僅次于貴州茅臺的10股派145.39元(稅前)的記錄;此前貴州茅臺共分配現金紅利超過180億元,約占全年凈利潤的52%。
有券商分析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已成為普遍現象,其本質是回報投資者的一種方式。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上市公司選擇現金分紅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迎合投資者喜好,同時政策鼓勵;二是上市公司本身現金流充足,不缺錢。“不過一些分紅數額較大的個案可能是基于股東的要求。”
記者通過梳理公司財報及相關公告發現,吉比特目前現金流相對充足。4月9日晚間,吉比特發布公告稱,2016年公司以募集資金直接投入募集資金投資項目金額為0;2017年公司以募集資金置換及投入募投項目金額為53999.11萬元,收到銀行存款利息及購買理財產品收益共817.82萬元;2018年公司以募集資金直接投入募投項目金額為13485.92萬元,收到銀行存款利息及購買理財產品收益共1317.37萬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使用的募集資金金額為24621.73萬元。與此同時,公司擬使用最高額度不超過1.5億元的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
充足的資金流引得了機構投資者的追捧。本報記者通過梳理發現,在吉比特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2016年以前僅有華融證券出現,此后在2017年的季報、半年報和年報中,多只公募基金產品閃現其中,且多以新進或增持的態勢呈現。
具體來看:2017年一季度報UBSAG新晉成為其前十大流通股股東;2017年半年報中,中證500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安信價值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首次進入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2018年中報顯示,中歐睿泓定期開放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新進其中;2018年三季報顯示,中歐價值發現股票型、博時主題行業混合型、中歐恒利三年定期開放混合型、中歐潛力價值靈活配置混合型,都以新進或增加的態勢出現;到了2018年年報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一二零六組合和興全輕資產投資混合型兩只產品以新進的態勢出現。可見,多只公募產品均以“買買買”方式躋身其中。
此外,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一季度,吉比特合計持有基金僅為4只,半年報時增長至72只,三季度又降至9只,到了去年年底,合計有155只基金再度持有,合計持有788.84萬股,或將獲分紅7888.4萬元。
私募近半年“賣賣賣”
雖然公募對吉比特持有較為青睞的態度,但私募的操作方式卻有所不同。公開信息顯示,湖南文化旅游創業、北京和諧成長投資兩家PE在2018年一季報以新進的方式出現在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后,此后便以減少的狀態呈現;而湖南文化旅游創業、北京和諧成長投資將在此次分紅中分別獲得0.51億、0.36億元。
吉比特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前十大股東中,除了盧竑巖和陳拓琳為第一和第二大股東(自然人)外,湖南文化旅游創業、北京和諧成長投資兩家PE持股比例居前,分別持有7.5%、6.07%。
通過進一步發現,湖南文化旅游創業已由2018年年初的11.09%降至去年年末的7.05%,北京和諧成長投資則由2018年年初的8.06%降至去年年末的6.06%;兩家私募去年全年呈現“賣賣賣”態勢。此外,今年3月13日,吉比特又發布公告稱,湖南文化旅游創業擬減持不超過287.53萬股,即減持最高不超過4%股權,以當前股價估算,這筆股權大概價值5.98億元。截至3月13日,湖南文旅為吉比特第三大股東,持股比例為7.03%。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通過進一步梳理發現,北京和諧成長投資作為IDG資本團隊(天眼查顯示,IDG資本1992年創立于美國波士頓,1993年進入中國)在國內發起的人民幣基金,募集目標35億元,社保基金投資三分之一。公司股東除了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之外,還吸引了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北京股權投資發展中心、國創開元股權投資基金、重慶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等其他機構投資者參與,其持股分別為33.29%、19.42%、9.71%、6.66%、5.55%和5.55%。
00:25 | 智造筑基強動能 研發領航拓新局東... |
00:25 | 錦波生物股價、市值雙雙位列北交所... |
00:25 | 差異化競爭突圍 斗魚一季度總收入9... |
00:25 | 天齊鋰業:對新能源行業長期發展有... |
00:25 | 金發科技海外業務實現快速發展 |
00:25 | 年內110家上市公司參與設立產業并... |
00:25 | 智能云業務增長強勁 百度一季度營... |
00:25 | 中鐵工業:以新質生產力擦亮中國建... |
00:25 | 滬硅產業擬70.4億元購買新昇晶投等... |
00:25 | 多家旅游上市公司擬再融資投建基礎... |
00:25 | 券商最新App月活人數達1.67億 AI智... |
00:25 | 已有部分銀行大額存單利率降至“1...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