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3月18日,工信部發布2022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其中提到,在汽車芯片領域,開展汽車企業芯片需求及汽車芯片產業技術能力調研,聯合集成電路、半導體器件等關聯行業研究發布汽車芯片標準體系。推進MCU控制芯片、感知芯片、通信芯片、存儲芯片、安全芯片、計算芯片和新能源汽車專用芯片等標準研究和立項。啟動汽車芯片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環境可靠性、電磁兼容性等通用規范標準預研。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短期疫情沖擊和長期風險交織影響,車規級芯片供需關系出現嚴重失衡,擾亂汽車生產計劃,也造成汽車消費提振不起來。短期看,汽車缺芯問題已有所放緩,但疫情防控疊加國際局勢影響,汽車缺芯問題還將持續一段時間,預計2023年之前獲取充足的芯片難度較大,有可能由短時的供需錯配變為中長期的結構性失衡風險。
同時,劉向東還指出,相比較于消費電子類芯片,車規級芯片的制程門檻并不高,但對安全可靠性要求較高,特別是在耐高溫、濕度、使用壽命等方面有更嚴格的要求,而且車規級芯片種類繁多,單品種市場規模有限,實施規模化盈利難度較大,因此我國芯片企業生產車規級芯片的積極性不高。從產業鏈看,我國汽車企業主要依賴一級零部件供應商供應相關部件,而一級供應商是芯片的直接需求方,因此汽車缺芯問題要依靠一級供應商的需求拉動,引導芯片制造商提供相關專用芯片。
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汽車芯片標準是汽車標準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以來,疫情蔓延造成全球汽車芯片供應鏈緊張以及供需錯配,也暴露了我國汽車制造大而不強、關鍵技術和設備卡脖子問題。我國汽車芯片在全球芯片產業鏈中地位較低,受芯片投資和研發回報慢、風險高、國內芯片投資不積極等因素,國內芯片發展較為落后。
平安證券研報顯示,2020年下半年以來市場上出現了“芯片荒”,汽車芯片受到的影響最大,車企不得不大規模削減產量。2022年,疫情、地緣政治等外部沖擊依然存在,汽車芯片自身產能不足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實質性的緩解,一季度的供給形勢依然嚴峻。Susquehanna數據顯示,2月份全球芯片平均交貨期延長到了半年以上,創出新高。其中,MCU、電源芯片短缺最為嚴重,模擬芯片供應也出現緊張。為應對缺芯局面,芯片廠正在加大對車規級芯片產能的投資,車廠也在考慮重塑供應鏈,預計2022年下半年缺芯問題會緩解,但供給緊張將延續至2023年。
“從加快汽車芯片研發制造、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角度,需要標準先行,構建汽車芯片標準體系,同時,聚焦車企痛點難點以及汽車芯片的關鍵環節和薄弱領域,實施重點突破。”吳琦認為,由于汽車芯片的高安全性、高性能、高可靠性要求,汽車芯片規模化應用難以一蹴而就,需要技術研發和精密制造的雙重突破,也需要大量的測試環節,預計至少需要3-5年的時間。
“自去年3月份以來,我國就采取有力措施緩解汽車缺芯這一難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實現芯片的自主可控,則需要汽車和芯片兩個行業及其關聯行業的共同努力,實現供需的有效平衡,而要突破缺芯難題,則需要加快技術創新研發力度,完善相關技術、標準和試驗驗證、質量認證等工作。”劉向東如是說。
(編輯 孫倩)
00:25 | 智造筑基強動能 研發領航拓新局東... |
00:25 | 錦波生物股價、市值雙雙位列北交所... |
00:25 | 差異化競爭突圍 斗魚一季度總收入9... |
00:25 | 天齊鋰業:對新能源行業長期發展有... |
00:25 | 金發科技海外業務實現快速發展 |
00:25 | 年內110家上市公司參與設立產業并... |
00:25 | 智能云業務增長強勁 百度一季度營... |
00:25 | 中鐵工業:以新質生產力擦亮中國建... |
00:25 | 滬硅產業擬70.4億元購買新昇晶投等... |
00:25 | 多家旅游上市公司擬再融資投建基礎... |
00:25 | 券商最新App月活人數達1.67億 AI智... |
00:25 | 已有部分銀行大額存單利率降至“1...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