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5月10日,央行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指出,今年一季度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頑強拼搏,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經濟社會運行逐步趨于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2020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下降6.8%,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4.9%。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對外貿易結構繼續改善,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格局。
今年一季度,央行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迅速行動,主動作為,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把疫情防控作為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并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突出位置,綜合運用多種工具有效應對疫情沖擊。
一是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今年以來三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釋放了1.75萬億元長期資金,春節后投放短期流動性1.7萬億元。合理把握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和節奏,維護金融市場平穩運行。
二是加大對沖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貨幣信貸支持力度。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定向支持疫情防控重點領域和重點企業,增加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支持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再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1萬億元支持經濟恢復發展。
三是用改革的辦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促進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推廣運用,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降低貸款實際利率。
四是以我為主,兼顧對外均衡。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雙向浮動彈性增強??缇迟Y本流動和外匯供求基本平衡。
五是牢牢守住風險底線,有效防控金融風險。
報告指出,總體來看,穩健的貨幣政策成效顯著,傳導效率明顯提升,體現了前瞻性、精準性、主動性和有效性。3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0.1%,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1.5%,M2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增長。一季度社會融資成本明顯下降,3月份一般貸款平均利率為5.48%,比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份下降了0.62個百分點。貨幣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普惠小微貸款“量增、價降、面擴”。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市場預期平穩。3月末,中國外匯交易中心(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報94.06,較上年末升值2.92%。
報告強調,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步入衰退,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但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抓實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對于下一階段的主要政策思路,報告指出,央行將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扎實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六穩”工作,全面落實保居民就業、?;久裆?、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六保”任務,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根據疫情防控和經濟形勢的階段性變化,把握好政策力度、重點和節奏。加強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運用總量和結構性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支持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充分發揮再貸款再貼現政策的牽引帶動作用,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和實體經濟發展提供精準金融服務。處理好穩增長、保就業、調結構、防風險、控通脹的關系,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多渠道做好預期引導工作。推動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提升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
持續深化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有序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引導貸款市場利率下行。協調好本外幣政策,處理國內經濟和對外經濟之間的平衡。把握好保持人民幣匯率彈性、完善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政策和加強國際宏觀政策協調三方面的平衡,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編輯 喬川川)
17:19 | 華塑科技:暫時沒有資產重組計劃在... |
17:19 | 華緯科技:2025年的盈利情況請關注... |
17:19 | 華緯科技:公司與外骨骼機器人相關... |
17:19 | 華亞智能:股票市場價格波動受多種... |
17:19 | 華亞智能:截至2025年4月18日總股... |
17:19 | 華亞智能:截至2025年5月9日公司總... |
17:19 | 華亞智能:收購冠鴻智能51%股權的... |
17:19 | 機器人:公司暫無計劃參加2025年8... |
17:19 | 冀東裝備:公司高度重視信息化投入 |
17:19 | 佳電股份:公司與沈飛無業務往來 |
17:19 | 江南化工:公司長期以來重視投資者... |
17:19 | 江南化工:公司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