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兩日逆回購操作之后,央行昨再次呵護市場。10月23日,央行發布公告稱,為對沖稅期高峰提前、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開展2000億元逆回購操作,期限為7天,中標利率為2.5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是本周央行第三次開展逆回購操作。10月21日,央行宣布開展7天期50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55%;10月22日,央行宣布開展7天期2500億元逆回購操作,利率同此前保持一致,央行表示,此舉是為對沖稅期高峰提前、地方國庫現金管理到期等因素的影響,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加之今日開展的2000億逆回購操作,因無逆回購到期,央行連續三日累積實現凈投放50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為緩解資金面趨緊態勢,本月央行多次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向市場投放流動性。10月16日,央行宣布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量2000億元,期限1年,維持3.3%的利率,因無逆回購到期,本次實現凈投放2000億元。除此之外,10月15日,央行組合降準中定向降準第一次落地實施,對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400億元,央行有關負責人此前表示,此次定向降準釋放資金約1000億元。
此外,從今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來看,各品種波動較大。其中,隔夜品種較上一個交易日下行14.5個基點報2.6540%,7天期下行9.6個基點報2.6930%,14天期上行5.2個基點報2.8920%,1月期上行1.1個基點報2.7610%,3月期上行1.5個基點報2.8080%。
對于后續的流動性狀況,近期央行在貨幣政策表態上強調繼續穩健,關注繳稅期資金面變化。新時代證券研報認為,2019年四季度央行已表明貨幣政策操作思路,注重結構性改革,避免“大水漫灌”,密切關注外部環境變化,動態監測物價水平,堅持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是貨幣政策總體保持定力;二是定向寬松;三是通過LPR改革,以市場化手段推動無風險利率下行;四是加大對中小銀行支持力度;五是繼續擴大金融對外開放,通過加強競爭改善金融服務水平。
23:35 | 債市“科技板”發力顯效總規模逾28... |
23:35 | 監管“零容忍”不容“看門人”再裝... |
23:35 | 制造業“綠”發展 經濟社會轉型步... |
23:35 | 政策暖風頻吹 機器人產業迎強勁動... |
23:35 | 上證科創板計算機主題指數明日發布... |
23:35 | 本周央行公開市場9460億元逆回購到... |
23:35 | 莫被各種花式“股神”迷了眼 |
23:35 | 以吸收合并開創資源整合新局面 新... |
23:35 | 月內超130家上市公司獲外資機構調... |
23:35 | “端午經濟”升溫 “健康”小粽子... |
23:35 | 公募降費進行時:超千只基金年管理... |
23:35 | 券商熱議新消費 資本同向掘新機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