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家交通運輸類公司中報預喜 航運板塊具有長期投資機會
截至6月25日,共有529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上半年業績預測情況。其中,329家公司預喜,占比62.19%。交通運輸行業中報業績預喜率達到15.20%,在申萬一級行業中排名第三,僅次于鋼鐵(業績預喜率22.22%)和采掘(業績預喜率16.42%)。
19家公司中報預喜
在申萬一級交通運輸行業的125家上市公司中,已有30家公司披露了2021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包括福建高速、楚天高速、五洲交通、寧滬高速、深高速等在內的19家公司業績預喜。具體來看,這19家公司分屬6個申萬二級行業,其中,物流和高速公路板塊的企業最多,分別為7家和6家;還有3家屬于航運企業;港口板塊、機場板塊和公交板塊各有1家公司。
對于交通運輸行業的中報業績表現,金鼎資產董事長龍灝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稱:“疫情發生以來,交通運輸行業發生了結構性變化,傳統的商品流與人流運輸營收減少,網商配送運輸量快速提升。2021年以來,隨著全球經濟復蘇,交通運輸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機遇期。疊加近年來國內基建投資擴張,鐵路、公路和航空運輸業進入黃金發展期。加上我國進出口數據保持高速增長,消費品與醫療物資出口不斷增加,對航運、港口等行業的利好將至少持續到年底。”
云一資產董事長首席投資官張子華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實體經濟商品流通環節最重要的板塊,交通運輸行業的基本面情況與實體經濟景氣度息息相關。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我國率先控制了疫情,經濟活動也率先從疫情的影響中得到恢復,這一情況在交通運輸和航運行業得到體現,成為物流、高速公路等行業業績預喜的基礎。”
“站在全球供應鏈角度,中國已在全球制造業體系中占有重要位置。疫情期間,中國向其他國家出口抗疫物資,隨著其他國家經濟復蘇和基礎設施建設重新啟動,中國正大量出口工業產品和消費品,以及機械設備等高端制造產品。當全球制造中心逐步向中國轉移時,交通運輸行業的整體景氣度必然較高。”張子華說。
私募排排網研究主管劉有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說:“交通運輸行業屬于市場的冷門行業,資金熱點并不高,而且個股分化較大。從基本面來講,國內交通基礎設施的改善,以及物流體系的建立,效率都有所提高。海外航運方面,由于價格上漲,利潤隨之增長。另外,全球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經濟開始恢復,居民活動開始趨向正常,交通運輸需求有明顯提升。”
航運板塊指數漲47.12%
受上市公司業績明顯改善的影響,今年以來,交通運輸行業指數已累計上漲3.82%,在板塊內的8個細分行業中,不少上市公司股價也出現了明顯上漲。
航運板塊是交通運輸行業下的細分行業之一,屬于比較典型的周期性行業。截至6月25日,今年以來航運板塊指數已經上漲47.12%。個股方面,漲幅超過10%的股票共有5只,分別為中遠海控(137.10%)、中谷物流(39.67%)、盛航股份(33.17%)、中遠海發(25.59%)、中遠海特(12.09%)。
對于航運板塊股價的上漲,中國物流學會常務理事徐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內國際物流運輸業務量的高速增長主要是受疫情拉動。由于疫情原因,很多國家集裝箱裝卸效率極低,造成船只和集裝箱滯港,集裝箱周轉受到巨大影響,導致運費價格上漲。中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經濟迅速恢復與某些國家疫情控制不力引發的停工停產形成了巨大反差,出口的激增帶動中國國內和國際物流業務量的迅猛增長。”
航空運輸板塊今年以來的漲幅也十分明顯。截至6月25日,航空運輸板塊累計上漲15.73%,個股方面,漲幅超過10%的股票共有4只,分別為*ST海航(48.68%)、吉祥航空(42.57%)、華夏航空(27.11%)、中國東航(11.11%)。
龍灝說:“全球化進程不可避免,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航運、物流及國內港口和高速公路將迎來更多發展空間,特別是隨著行業的發展,企業將不斷進行兼并、收購與重組,當上下游產業鏈不斷得到完善后,行業競爭力進一步凸顯,航運板塊將具有長期投資機會。”
此外,物流板塊也有一定的上漲幅度。今年以來截至6月25日,物流板塊指數上漲2.13%。個股方面,漲幅超過10%的股票共有15只。
不過,交通運輸行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徐勇說:“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制造業和供應鏈將會逐步恢復,運費價格將會回歸常態。從國內物流市場看,供大于求的態勢逐步顯現,同質化競爭問題進一步凸顯,微利化、無利化將會加速物流快遞行業的優勝劣汰和兼并重組。”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23:48 | 記者觀察 | A股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總... |
23:48 |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績單”出爐...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