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子強
進入2021年后A股市場一路摸高,滬指更是每天都在刷新高點,1月11日上沖3600整數關口至3597.70點,由于量能不足而回落。盡管指數高點不斷刷新,成交額也均突破1萬億元之上,但漲跌股呈現二八分化態勢。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統計發現,截至1月11日收盤,滬深兩市新年以來累計上漲股僅919家,占比22.28%,上漲股漲幅中位數為5.47%。通過對新年后累計漲幅TOP100個股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強勢股存在五大特征。
首先,擁有良好的成長性。統計發現,在上述新年以來漲幅TOP100強勢股中,去年前三季度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的達到67家,占比近七成。此外,強勢股中已發布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的19家公司中有13家公司業績預喜,占比達68.42%。
其次,流通市值兩極分化明顯。數據顯示,新年漲幅TOP100中,流通市值前20位均超638億元,其中,流通市值千億元以上的12家,海康威視(4776.28億元)、三一重工(3550.80億元)、長城汽車(2779.99億元)、比亞迪(2690.71億元)、韋爾股份(2167.02億元)5家均超2000億元。流通市值后20位則均小于46億元,其中,20億元以下的有7家,流通市值最小的長鴻高科僅14.59億元。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采訪的成恩資本董事長王璇表示,歷史上A股也出現過多次大小盤股走勢分化的情況,本次分化處于歷史上最極端的1%水平。大小盤風格輪動主要由經濟周期帶來的相對盈利分化導致,流動性也對大小盤風格有短期影響。本次分化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在疫情背景下,行業龍頭相對小公司的業績預期改善幅度大,確定性更高;二是基金發行加速、退市新規導致小盤股折價。大盤股恰是指數權重股,因此造成指數和個股走勢的自然偏離。根據歷史數據統計,在極端分化之后會出現部分大盤股走牛,小盤股補漲的行情。另外在“春季行情”中小盤股也更占優。關于后市,王璇認為2021年不會重復所有行業都“以大為美”,大盤股的高業績增速的持續性也將分化,對于業績預喜且具備行業景氣和公司增長可持續的標的可以參與。
再次,資金關注度高。從資金流向來看,今年以來,截至周一收盤,上述TOP100個股中有55只個股呈現DDE大單資金凈流入狀態,占比超五成。其中,華蘭生物(12.16億元)、海康威視(11.53億元)、藍思科技(11.08億元)、三安光電(7.65億元)、中遠海控(7.08億元)、云南白藥(6.39億元)、西部礦業(6.27億元)、南山鋁業(5.64億元)、盛和資源(5.23億元)等9只個股DDE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5億元,合計73.02億元。
第四,機構關注度高。券商機構近30日內給予增持以上評級的公司達58家,占比近六成,其中,推薦次數最多的萬華化學被推薦27次,中順潔柔和長城汽車緊隨其后,分析被推薦13次和9次。此外,從社保基金和QFII的持倉情況也可以看出機構對這些強勢股的關注度,統計顯示,上述個股中有35只個股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出現社保基金和QFII身影,永新光學、洽洽食品、拓普集團、迪安診斷、北新建材、三一重工等6只個股同時被社保基金與QFII持倉。
第五,復蘇主題啟動。新年漲幅TOP100中,涉及22類申萬一級行業,占比78.57%,具體來看,有18只個股屬于化工行業,有13只個股屬于電子,有9只個股屬于汽車行業,上述行業合計40只個股,占比40%。從上述行業看均屬復蘇主題。
對于化工行業強勢股最高的情況,接受《證券日報》采訪的冬拓投資基金經理王春秀表示,部分化工龍頭企業近期大漲,背后的邏輯是全球貨幣大放水和經濟復蘇背景下化工產品價格上漲、產能利用率提升、凈利潤加速增長帶來的盈利和估值的戴維斯雙擊。貨幣政策沒有轉向的跡象,隨著疫苗的逐步落地,今年又是全球經濟復蘇的大年,化工產品在今年會有非常不錯的表現,王春秀認為具有漲價潛力的化工領域各細分龍頭有很高的配置價值。
表:2021年以來漲幅TOP100個股市場表現一覽
制表:趙子強
(編輯 才山丹 策劃 吳珊)
16:59 | 中科星圖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 |
16:58 | 海南機場擬23.39億元收購美蘭空港5... |
16:57 | 永輝超市遵義胖東來模式調改首店開... |
16:00 | 特斯聯發布2024年財報:在手訂單金... |
15:58 | 滬市公司2024年研發投入破萬億元 ... |
15:56 | 低空經濟快速崛起 科創板公司堅持... |
15:55 | 京能置業第一季度實現營收3.15億元... |
15:42 | 中國建筑第一季度營收穩健增長 控... |
15:38 | Momenta與Uber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將... |
15:36 |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智化重... |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