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剛剛披露完畢,多家險企開始有了新動作。中國證券報11月5日從多位保險資管人士處了解到,近期他們正在研究今年四季度和明年的險資投資布局。多位險企人士透露,從三季度保險公司持股數據看,總量上持股標的數量有所減少,持股集中度有所提升。未來在長端收益率下降的市場環境下,保險公司或有更強的動力配置權益資產;配置方向上,聚焦大金融、消費等低估值藍籌和優質成長股或成主流。
三季度持倉總額環比下滑
“從保險公司的權益持倉來看,第三季度保險公司持倉總額為6706億元,較第二季度有所下滑,總體凈流出778億元。”川財證券分析師楊歐雯認為,其中凈流出較多的領域是有色金屬、建筑材料等傳統行業,這些行業在第三季度險資新增持倉標的中幾乎沒有出現,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險資對于行業趨勢的判斷和板塊配置的偏好。
川財證券分析師鄧利軍表示,從三季報業績情況看,全部A股2019年三季度累計凈利潤同比增速為7.16%,較半年報時7.04%的增速小幅回升。但若剔除金融股,A股三季度累計凈利潤同比增速則為-1.58%(半年報時為0.24%),可見A股工業企業部門的盈利增速仍較低。
“根據市場行情,險資三季度持倉總體平穩。”華北地區一家中型保險公司投資總監表示,結構上對金融業進行了增持,金融業仍是最大權重的行業;同時對計算機、通信行業進行了增持。投資策略上,以低估值藍籌為核心持倉,根據行業趨勢增加科技股配置并保持適度彈性。
“從新增持股票來看,保險資金增持集中在以軟件芯片為首的科技領域,其中華宇軟件、三安光電流入較大。”楊歐雯補充道。
緩慢調倉成主流
近段時間以來,監管部門多次發聲鼓勵險資入市。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發現,從單季度險資配置看,持倉規模沒有明顯的增加,更多還是結構微調。
一位險企人士稱,三季度大部分險企持有證券數量并無太大變化,尤其大型險企仍以緩慢增加持倉為主,險資權益類投資比重的提升是個長期過程。
這一趨勢也得到了數據的印證。中國證券報通過統計三季度險資持股情況發現,整體來看,在所有持倉A股的險資中,“按轡徐行”的格局較為明顯。在險資持有的近550只A股個股中,三季度持倉實現正向變動的股票有67只,負向變動的股票有108只,調倉比例約為三成。
截至三季度末,A股上市公司中險資持倉比例占流通股比例超過5%的有52只個股,據統計,這52只股票中,三季度持倉比例發生變動的有16只,僅有6只變動幅度超過1個百分點,意味著重倉A股的險資里也僅有三成進行了調倉,且調倉幅度不大,“按轡徐行”也成為三季度重倉A股的險資在權益市場配置的主流。
險資四季度是否延續三季度緩慢調倉的配置策略?華北地區一家中型保險公司投資總監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大型險企尤其是上市險企,考慮業績報表的穩定性,二級市場的投資比例預計會較為穩定。對于部分償付能力不存在壓力的中小險企,適度增加二級投資規模,也是應對保費成本較高的一種策略。
“明年險資或加配高股息率的股票。”上述中型保險公司投資總監表示,選股時的股息率門檻可能會高于4%。從存量來看,截至目前,險資仍對市值體量大、流動性好的A股上市公司青睞有加。。
這樣的選股策略,可以從三季度持股情況得到印證。三季度云南白藥持股比例正向變動最大,增資方為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較上期增加了5.66個百分點,構成“舉牌”,于9月末持股占流通股比例達到14.02%。
11月6日晚,萬達信息公告稱,中國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于10月29日-11月6日期間增持了3.2047%公司股份。此次增持后,中國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增至18.2301%。
此外,泰康人壽三季度通過投連產品增配大博醫療3.3個百分點至4.68%,長城人壽增配金融街3.22個百分點至4.83%。
繼續青睞科技龍頭
觀察到三季度險資的“按轡徐行”后,中國證券報11月5日從多位保險資管人士處了解到,近期多數險企正在研究四季度和明年的險資投資布局,看好四季度和明年行情的人士不在少數。
光大永明資產相關人士指出,國慶后螺紋鋼的消費數據、六大電廠的日耗、水泥、玻璃的價格均體現出季節性回升的特征,疊加穩經濟的基建措施逐步開工,對于2019年末及明年一季度的經濟不必過于悲觀。未來在長端收益率下降的市場環境下,保險公司有更強的動力配置權益資產。
多位險企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各家險資年化投資收益率的目標一般定在6%-10%左右,固收類資產收益率和可投資規模的下降會拖累整體的投資收益率,股票則是險資資產收益率另一個增長點。
華北地區一家中型保險公司投資總監表示,四季度處于業績披露真空期,預計美聯儲將暫停降息,我國央行貨幣政策以穩定微調為主;考慮年底前國內機構風險偏好可能會收斂,而北上資金在人民幣階段企穩后會繼續流入,因此傳統的防御類品種比如醫藥醫療、食品飲料、零售等預計有超額收益;同時分紅較高、估值較低的藍籌也是重點配置方向。
具體配置板塊方面,國壽資產相關人士表示,在四季度整體市場流動性偏寬的環境下,尤其是外資持續流入的背景下,市場大概率維持震蕩格局,不至于快速下行,結構上一些適度的“防御”可能是對沖波動的主要方法。該人士表示,中期維持首推產業趨勢更好的科技龍頭,但階段性可以考慮布局估值相對較低且具備一定業績改善屬性的家電、汽車等行業。
19:17 | 豪恩汽電:公司已成立深圳市豪恩機... |
19:17 | 橫店東磁:公司有在關注各類光伏+... |
19:17 | 三聯虹普:公司將繼續聚焦主業,持... |
19:17 | 三聯虹普:公司經營數據的變化主要... |
19:17 | 沈陽機床:截至4月20日公司股東人... |
19:17 | 唯科科技:公司高度關注并積極推動... |
19:09 | 極米公益電影院項目持續推進 助力... |
19:04 | 浩豐科技:通過AI技術創新構建智能... |
19:04 | 中金公司發布《2024年度社會責任暨... |
19:03 | 河北雄安雄極未來智能機器人產業投... |
19:02 | 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 |
19:02 | 阿里旗下丹鳥物流注冊資本增至約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